引导师生共建学校“生命共同体”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引导师生共建学校“生命共同体”

■李建成

一所学校是否能够成为家长信任、学生喜欢、教师乐业、社会认同的高品质学校,关键在于管理。就学校管理而言,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策略。多年来,笔者在学校管理中一直践行的思想是:引导师生一起把学校建构成“生命共同体”,在共建“生命共同体”过程中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进而实现“文化化人”。

把学校建成

“生命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涉及公众福祉、共同的益处或福利,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把学校建成“生命共同体”,就是将学校建成师生的精神家园、生活家园、学习家园和活动家园。具体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命栖息地。学校不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场所,更应成为人生命机体和精神生命的栖息港湾。在这里,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校园自然环境以及教学设施共融,校园因师生的活动而灵动,师生因校园的资源而成长。

学校能够关注每一个人。学校是每个学生的,也是每个教师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团队的主体。管理者能够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特长和成长需要。

师生之间能够共同发展。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共享学习、共享教学、共享生活,通过“共建共享”,促进大家身心、智慧、情感、道德的共同成长。

师生一起担负改造世界的使命。师生不仅要融入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还要懂得,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改造者和社会的建设者,应该一起承担建设和改造世界的责任,通过“人化自然”“人化文化”,促进社会变革和自然的改造。

师生一起勾画

“生命共同体”的愿景

一个“生命共同体”首先应有共同的愿景,这个“愿景”是整个团队的行动目标和发展动力。从管理学角度讲,团队成员自己勾画的“愿景”,对其成员产生的动力更大。基于此,在创办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时,我们便运用如下策略引导师生共构“愿景”:

让师生描绘心中理想学校的样子。2018年,苏国外启迪教育集团聘请我到启东海滨创办学校。初来这里,看到风景如画的海滩、美丽的校园,便觉得这是一块教育宝地。于是,我带着美好的梦想开始筹划办学,最初只招收了123名学生,又根据需要招聘了20多名教职工。不论人数多少,这里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基于此种想法,我引导每个人描绘自己心中理想学校的样子,并勾画出学校未来的蓝图。

让师生一起商讨我们共同的追求。个人的梦想凝聚成共同的目标才会将大家一起带向诗和远方。于是,我们组织师生对各自的表达进行讨论,从中找到共同的“愿景”:学校应该“到处流淌着奶和蜜”,大家在这里能够自主发展,和睦共处,相互关爱,共同成就……

让师生参与讨论并提炼学校愿景的表达。愿景,从内容上说是师生和家长对学校发展的一种企盼;从风格上说,是体现学校发展内涵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师生有了共同构想,便要引导他们凝练出共同的表达。为此,我们组织师生对大家认同的愿景内涵进行提炼,总结出学校的办学使命——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其追求的境界是:一方面,让师生在融入世界、建构课程和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让师生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课程并发展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生共绘蓝图的过程就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过程,也是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

师生一起建构

“生命共同体”的准则

“生命共同体”建设需要团队成员有共同的行事准则,这个“准则”是整个团队做事的规则和方式。从管理学角度讲,“准则”便是“标准”,也是“制度”。团队成员自己共定的“准则”,大家更容易接受和执行。基于此,在创办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之初,我们便运用如下策略引导师生共定“准则”:

引导师生围绕“生命共同体”的发展需要,提出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为了更好地实现办学“愿景”,我们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学校实际情况,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制定了《学校章程》《教师行为准则》《学生行为规范》和《四有教师团队建设意见》,以此规范每个人的行为。

引导师生根据“准则”制订“评价方案”。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引导师生依据“准则”,制订评价师生的方案和奖惩措施。大家一起研制了《教师职级评价方案》《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先进工作者评选方案》,以此促进每个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为个体成长和“共同体”建设而奋斗。

师生一起践行

“生命共同体”的使命

“生命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团队每个成员努力践行自己的“使命”,这个“使命”是整个团队的根本任务。从管理学角度讲,“使命”便是“价值追求”,也是“责任”。团队成员一起践行“使命”,便形成了“生命共同体”。基于此,在创办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时,我们运用如下策略引导师生一起践行“使命”:

在环境建设中突显“使命”。创校之初,围绕“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这一办学使命,我们对校园景点、廊室文化、宿舍环境和虚拟空间等进行系统规划。在建设过程中,首先引导师生结合学校的核心价值,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设计系列化“专题”;然后,让师生根据“专题”创作内容和呈现形式。师生通过一起参与环境建设进一步理解“使命”的内涵,并不断践行,以此建构“环境共同体”。

在教学活动中践行“使命”。我们围绕“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明确提出学校的一切活动应以“发展师生,发展课程,发展世界”为根本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看作师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过程,将教学看作师生参与课程建构的过程,让教学活动促进师生和世界共同成长,推进“教学共同体”的形成。

在生活实践中发展“使命”。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师生在多彩的生活中发展“使命”。一方面,引导师生在课余生活中围绕“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共建“闲暇生活课程”,阅读改变世界的名人故事,寻找闲暇生活中需要建构的项目,探究建构生活世界的策略,从而建构师生的“闲暇生活课程”;另一方面,引导师生围绕“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发展“社会生活课程”,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探寻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并不断对其进行改善,使生活更加完美。师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彼此生活的融合,而且更能推进“生活共同体”建设。

在管理工作中秉持“使命”。学校创办之初,笔者就架构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引导团队每个成员一起建构适合自己的团队文化,通过团队文化促进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共同体”。在实践中我们践行了这一管理策略:师生共构“团队文化”,进而通过“文化化人”,促进每一个人成为“管理共同体”的成员。

通过3年“生命共同体”建构的实践,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而且教育教学质量在南通市也名列前茅:学生文化学科成绩优异,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20%的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竞赛获得奖励,箜篌演奏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作者系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