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不可能”与“没想到”
■吴荣强
我是乡村教育大家庭中的一位新成员,目前任教于常州市金坛区花山小学。花山小学地处茅山东麓,校园里花果飘香、小桥流水,景色怡人。目前,学校只有6个班级,70个孩子,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规模乡村学校。2021年8月底,我调入花山小学主持工作。孩子们淳朴的笑容,老师们朴素的工作作风,给了我极大鼓舞。我本以为自己能够顺利地胜任校长工作,事实却证明我把一切都理想化了。
问题——要放弃吗?
这是一位身高175厘米,体重180斤的六年级男孩,他叫“小华”(化名)。很难想象,以下是他在开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学校做出的“出格行为”——扰乱课堂秩序,严重时语文、数学课无法正常进行;在教室里点火烧纸;食堂用餐时摔餐盒……
在这期间,我们和小华的家长沟通,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求助心理咨询师,学校内部从班主任到校干都不止一次和小华促膝长谈过,甚至后来的语文、数学课我们都安排了校干在课堂上陪读。遗憾的是,每次的努力只能换来短暂的安宁,发展到最后,数学老师向学校提出申请,要调换班级。而熟悉小华的老师也都无奈地和我讲,这个孩子从四年级开始就没消停过,安抚安抚他,安全毕业就算了。
一时间,我已无计可施,小华的种种出格行为仿佛无法改变,而我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挫败感油然而生。难道我真的要放弃这个孩子吗?我想,我必须再去做些什么。
家访——勇敢迈出第一步
家访是走进小华的家庭,了解他家庭真实情况的好机会。但家访前期的动员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家长总以“上班请不到假”的理由拒绝和老师见面。经过多方打听,我联系到小华母亲单位的领导,在向他说明情况后,请他在不扣小华母亲工资的前提下,同意她在家访那天提前下班。同时我积极做好老师们的思想工作,鼓励老师们勇敢面对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23日,我和班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一行四人来到小华家,先后和孩子的祖父母、母亲进行了交流,离开孩子家时已是晚上19:30。整个家访过程我们未能见到孩子父亲,因为他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第一次家访就这样结束了,算不上成功,但至少我们获得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工作的理解。
10月3日,刚好是我国庆假期值班,为能见到小华父亲一面,我早早来到孩子家中。遗憾的是小华父母利用休息日时间又外出打零工了,只有小华一人在院子里照顾他的堂弟。见到我来,他略带羞涩地从屋子里给我搬来一把椅子,还倒上了一杯热茶。
10月19日,因为一些事情,小华又与同学有了纠纷。班主任将事情经过告知家长后,他的父母主动来校,和我们交谈了两个多小时,家长们很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建议。
10月20日,学校提前和金坛区学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老师联系,商量让小华接受心理咨询一事;10月21日,在我们的协调下,家长主动带孩子接受了心理咨询;10月22日,学校邀请心理咨询老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每一次的跟进,我们都不去想小华会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变化,但惊喜往往就在不经意间降临了。从10月22日至今,小华没有在学校做过任何一件出格的事情。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小华的小学生涯会有怎样一个结局?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也为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生活现状,从11月26日开始,我们把所有老师分成6个组,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大家访”。“大家访”活动持续了3个星期,每次家访的时间不能太早,因为孩子们的父母没有下班,也不能晚于21:00,否则会影响孩子们休息。花山虽然不见山,但丘陵很多,每次家访老师们都要在丘陵之间穿梭,基本要到晚上22:00后才能到家。这段时间,老师们说的最多的是——“没想到”。
没想到我们的家访活动会受到这么多家长的期盼和欢迎;没想到我们有这么多孩子长期见不到在外打工的父母,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更没想到一个孩子的父亲出了严重生产事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
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没想到”,这一切让我们感动。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乡村教师不好当。和日常教学工作比起来,我们需要担起的教育工作太多了,也更为迫切和重要。勇敢迈出的家访第一步,不仅使我校全体老师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教育梦想:努力,再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真正优质的学校教育。
舞台——成就梦想的阶梯
在我看来,给孩子们不断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才能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优质教育。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学校没有组织过拔河比赛,所以孩子们在质量调研中不会写题为“拔河”的作文。仔细了解后得知,因为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没有办法组织“力量均衡”且“公平”的拔河比赛。由于同样的原因,学校运动会也停办了一段时间。相较“公平”而言,运动会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运动的精神和运动的本质,真正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在我的建议下,教导处和体育老师很快就制定了详细的师生趣味运动会方案。本着“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人人都能享受乐趣”的宗旨,所有师生一起参与了每一项比赛。
没有平行班的公平对决,我们就创造了跨年级的公平竞争规则;没有领奖台,我们就用淘汰的音乐板凳自制了一个颁奖台;操场没有音响设备,我们就搬来了音乐教室的音箱;老师们都参加比赛,没有人当裁判,我们就请来了门卫和保安师傅;我们还买来了金银铜牌……赛场上,孩子们矫健的身影和眼中的光芒告诉我,他们是充满自信、勇于拼搏的中国少年。现在,孩子们每天早晨都要进行跑操运动,整齐的步伐,清脆的口号响彻校园。周围居民时常和门卫师傅说,你们几十个人,每天早上跑起来像百来号人军训一样。
在前不久才结束的全区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中,我们的8个孩子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他们不仅能够熟读英语,还练就了以一当十的本领。评委老师说,虽然只有8个孩子,但至少读出了30个孩子的气势。
开学初,在教育局领导的引荐下,一位爱心人士为我校捐赠了300册图书,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还推动了学校“萤火虫·阅读”课程的实施。教导处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萤火虫·阅读”马拉松系列评比活动,活动的最后是五六年级的现场诗词大赛,全校师生和部分退休教师一同观摩了现场比赛。
每次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说的最多的还是“没想到”。
没想到,我们班平时最不起眼的学生这次运动会拿了金牌;没想到,我们8个孩子这次英语朗读表现这么优秀;没想到,我们五六年级的孩子为了诗词大赛竟然储备了这么多知识……
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也成就了我们全体老师的教育梦想。现在的我感觉很欣慰,因为我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老师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即使有再多的难题,我和老师们也会积极面对,把困难当作个人成长历程中的一种磨砺。最后,我想对所有乡村教育工作者说,让我们鼓起勇气,向着梦想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