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不可“随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追随”不可“随便”

■王海英

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幼儿是自我成长的主人。杜威曾在批判旧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与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以及全省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在“儿童为本”理念指引下,“追随幼儿”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什么是“追随”,怎么“追随”,不少一线教师似乎仍是一头雾水,有的“盲目追随”,低效重复,有的“追而不随”,方法陈旧……为此,笔者想说追随不可随便,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追随要顺势而为,“随缘”“随遇”“随心”“随性”“随行”。

“随缘”,即“对上眼”,有“遇见之缘”。这种“缘”如何“遇”不是“随便”的,而是需要教师做有心人。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师和孩子在一起的那一刻,不仅仅要“身到”,即眼睛看到、声音听到、行动可及,更重要的是“心到”,像《有力的师幼互动》中提到的那样“把头脑中的静态噪音安静下来”,全神贯注,看见每个孩子。为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去“遇见”,比如一日活动中每个不同时段分配自己重点关注孩子的名单;一个阶段每个场景中重点关注孩子某一方面的典型行为等。

“随遇”,即教师与幼儿共遇的契机。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小和尚种地,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小和尚急得跳脚,老和尚说:“没关系,随遇。”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种子的旅行》中随遇而安的蒲公英。老师和孩子“随遇”后,教师的专业认知里有没有把握当下的教育最佳期,有没有因势利导生发课程的生长点,决定着“随遇”后有没有“安”。譬如冬天结冰了,有的老师害怕孩子冻着不让他们去玩冰,而有的老师却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哪里有冰”,思考“为什么这个地方有冰”“还可以怎么玩冰”“可不可以自己造出冰”。

“随心”,即教师与幼儿心心相印。“孩子,我懂你”,这是一个幼儿教师最高的专业境界。俗话说:教师非儿童,怎知儿童之乐;儿童数量多,怎晓儿童全貌;个体差异大,怎知何为适合。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走进童心”,要有“洞察”和“共情”,不仅仅知晓当前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更要理解儿童个体的独特性。譬如,一个孩子把一个馄饨装进了口袋,回家后家长发现,正欲教育其“不乱拿别人的东西”,殊不知孩子说:“外婆问我幼儿园吃什么,我告诉她吃的馄饨,外婆说她也想吃,我就带一个给她。”难道这不是“纯洁的童心”吗,至少我们得听完孩子的真实想法再引发后续的教育追随。

“随性”,即教师要呵护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个性、注重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性。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儿童样子”和“儿童语录”。刘晓东的《儿童精神哲学》《解放儿童》让我们走进儿童世界,了解“儿童精神”,为我们详细剖析了“儿童是真正的人”。我蹲点的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积木区老师请小男孩介绍搭建的作品,小男孩扬起小脸蛋说:“积木不会说话,我怎么告诉你呢?”老师继续启发:“因为积木不会说话,所以请你介绍啊。”小男孩继续说:“那我告诉你了,积木还是不会说话啊。”面对这样的“尴尬”,也许你会觉得“孩子较劲”“肯定是说不出来”“不听大人的话”,然而教育智者却会发现这个男孩“有着对会不会说话的哲学辨析”“有着正逆思维的萌芽”“有着对生命体的初步感知”。由智者出发,燃起的教育追随一定是开放多元且有针对性的,它呵护天性——鼓励孩子大胆去发现、去尝试、去探究;尊重个性——支持孩子有多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培养习性——启发孩子大胆提问,养成多维思考的习惯和坚持探索的品质。因此,“随性”不是随老师的“性情”,而是随儿童之“性”去挖掘、去拓展、去支持、去激发。

“随行”,即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要有科学行动,策略是对的,方法是巧的,层次是适宜的,梯度是合理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得走在发展的前面,我们既要基于当下,立足长远,更要看到“最近”。例如,餐前收纳整理时播放的奥尔夫音乐片段中,有一段中有“休止符”,孩子们听得多了,也察觉到了。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孩子“休止符”的概念,无疑是说教式的,枯燥无味。为了帮助孩子体会音乐休止的意义,老师可以在餐前开展“瞄靶”“射击”的游戏,让孩子们以手为枪,在“开枪、躲避”的玩乐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休止。因此,合适的“随行”才能保证“追随”的有效。

“随缘”是起点,建立与幼儿的联系;“随遇”是生长点,把握教育的契合时机;“随心”是呼应点,紧扣儿童的身心特质;“随性”是灵动点,折射教育的智慧与专业底蕴;“随行”是策略点,支持幼儿获得适宜发展。杜威曾大声疾呼:必须以儿童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儿童当做目的,而不是当做手段来看待,教育措施一定要围绕着儿童来实施。如此“随缘”而起,“随遇”而安,“随心”而应,“随性”而合,“随行”而宜,如此一脉相承,方能在幼儿教育中实现真正的“追随”。

(作者系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