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东南大学将学校优势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地方建设,积极助力定点扶贫地区乡村振兴——
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东大智慧”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刘丽勤
“大家瞅一瞅,都是原果原蔬,这黄瓜嫩绿嫩绿的,这萝卜通红通红的”“这香菇吃下去又香又脆又甜,平时刷题时可以随手吃一吃”……这番“叫卖”来自东南大学日前开办的一场特殊的公益直播,该校师生们轮番当“主播”,为东大定点扶贫的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直播带货。
南华县是东南大学自2013年以来定点扶贫的国家级贫困县,在校地共同努力下,该县于2019年脱贫摘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近两年东大将学校优势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助力南华乡村振兴。
抓住“牛鼻子”精准发力
前不久,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左惟赴南华县调研,同时参加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暨百姓安全饮水设备捐赠仪式。东大校友、江苏永冠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山向南华县依黑么村捐赠价值120万元的饮水设备,在援建依黑么村饮水水库、解决饮水困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解决了饮水质量不达标问题,更好保障了村民饮水安全。
依黑么村地广人稀,村里大都是沙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要想富先修路。一周时间里,东大团队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运用无人机航拍、现场踏勘等手段,测绘了全村的地形特征,不久就拿出了设计图,并连续2轮投资共400万元,全额资助依黑么村新修、升级4条道路,总长近12公里。“路通了,运输成本低了,产品附加值高了,大家都笑了。”村民胡永生说。
为助力南华高标准脱贫,东大精锐尽出,选派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挂职帮扶。2016年以来,该校组织校地党政负责人互访活动30余次;2021年开始选派“双肩挑”干部挂职,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学校负责人、专家教授及教师累计赴南华调研指导74人次。这一年,该校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612万元,购买和帮助销售农产品651万元,捐赠物资折合231万元,完成县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1968人次,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示范点1个。
瞄准“接班人”练好内功
“没有电磁波,还有‘云上科学桥’吗?”日前,东南大学举办“云上科学桥”线上活动,该校物理学院教授解希顺开讲的物理课燃爆南华县第一中学课堂。“云上科学桥”教育帮扶项目自2020年12月启动以来,线上线下共开展课程27次,覆盖数学、物理、建筑、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14个主要学科内容,100多名师生志愿者参与。
“崎岖的山路、紧缺的资源并没有束缚南华学子的视野与成长,东大携手南华构建的校地合作课外科普教育体系,让一代代南华学子乘着科学的翅膀放飞梦想。”南华团县委书记刘文斓说。曾在南华一中就读的李婷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并投入到“云上科学桥”活动中,“我是东大科技活动的受益者,也是科学种子的播撒者。”
扶贫先扶智,乡村振兴从教育振兴开始。近年来,东大针对南华教育现状建立了“短期输送”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帮扶体系,短期以支教为主,长期以教师培训为主。不仅开展“东大—南华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养”等教育帮扶项目,还向南华捐助至善科学馆、至善图书室、至善多媒体教室、至善“1+N”视频互动课堂等教学设施,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产业链”助力小康
近日,第六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公布,东南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组团式帮扶项目《让千年彝绣焕发时代光彩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成功入选。此外,东大—南华文化帮扶项目彝族舞蹈《彩—彝绣》在2021年楚雄州新剧(节)目展演中荣获一等奖。这是继2020年文化帮扶项目彝族舞蹈《唤》在云南省“彩云奖”比赛中获奖后的又一项荣誉。
南华彝绣产业一直处于小、散、弱状态,如何激活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产业,让绣娘们美起来、富起来?东大结合南华实际提出“培育劳务经济,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帮扶项目,在全国高校首创“校校地企”协同帮扶模式,成功培育当地龙头企业,营业额从原来不足10万元到现在1176万元,绣娘月收入最高达7000元。绣娘陈筱翠说:“我现在可以边带孩子边照顾老人,还有了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
产业兴旺让乡村生活走向小康。近年来,东大依托海内外校友会举办“众力帮扶助发展 聚力招商促振兴”招商推介活动,吸引校友企业到南华县考察洽谈,推动校地企合作,助力南华县建设“生态景美、乡风文明、宜居宜游、和谐富裕”的新时代幸福美丽乡村。左惟表示:“脱贫不脱钩,我们还将继续发挥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南华迈向全面小康贡献‘东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