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名师作文教学四十年建构之道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苏派名师作文教学四十年建构之道

■袁爱国

苏派名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及实践,体现了鲜明的苏派地域特征与代际传承色彩。这些名师可以按时间顺序大致分为三期:第一期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写作教学改革探索的苏派名师,以洪宗礼、喻旭初、蔡肇基、蒋念祖等老师为代表;第二期为21世纪以来伴随新课改进行深入探索的苏派名师,以高万祥、李震、王栋生、曹勇军、蔡明、黄厚江、唐江澎等老师为代表;第三期为近10年来活跃在写作教学一线的苏派名师,如李仁甫、袁源、丁卫军、刘恩樵、樊智涛、张五芳、陈芳、赵道夫等。整理总结40年来这些名师的探索经验,可以用“能力·素养”融通来概括他们作文教学的建构之道,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苏派名师的作文教学注重能力本位。

20世纪末期,语文课程注重工具性,强化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写作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融入语文课程。洪宗礼老师编写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合成,整体训练”为思路,作文教学内容凸显写作能力点的系列化训练。蔡肇基老师提出“四全”作文教学理念并付诸实践,即全程训练,“五官”上阵;全面习作,各类文体;全局在胸,初中高中;全体共进,教学相长,同时构建“激发已有信息、范文拆解、实践操作”写作教学指导范式。喻旭初老师尊重写作规律,研究学生心理,教以恰当的写作方法。蒋念祖老师倡导“暴露思维过程:展示·评价·修正”的思维训练及“审美观察、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创造”的审美训练。另外,李震老师的初中语文“引读”四课型教改实验、蔡明老师的四步作文教学法以及开放型作文教学研究等,均致力于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第二阶段为2001年至2010年,苏派名师的作文教学以语文素养立意,体现了三维目标视域下写作课程的丰富性。

进入21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语文课程的性质有了新的定位,语文学科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总目标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从三维目标角度界定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更加丰富具体。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课程建设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王栋生老师认为,听说读写关键在“想”,因此他的写作教学侧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唐江澎老师倡导“体悟”教学,写作课程注重思维与情感的参与。高万祥老师认为,写作能力是一种伟大的创造能力,作文教学是集知识智慧、思维品质乃至人格道义诸方面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曹勇军老师为落实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构建“读写一体”的生活化写作课程:一是读写生活化,二是生活读写化,实质是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蔡明老师进行生态写作教学研究,从生命、生活、生长等维度构建写作课程。陈芳老师提出“素养化写作”的教学主张,以生命化写作为主干,以生活化写作为活动载体,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构建全程性生态写作教学范式。黄厚江老师的“共生”写作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写作体验、写作经验和写作过程的互相激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生活、生命、生态等取向的“三态”写作课程成为该阶段写作课程建设的共同追求,写作课程从能力取向转为素养统领,特别是从“立人”角度出发,从写作主体、客体、受体以及载体等多个维度实施写作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阶段为2011年至今,苏派名师的作文教学走向“能力·素养”融通,重视培养写作关键能力,致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得到进一步明晰,苏派名师们倡导在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中,以典型任务为引导构建写作课程。写作的关键能力需要在真实的写作情境中通过深度学习获得,因此,“交际写作”“过程写作”“真实写作”等新理念逐渐融入写作课程。

李仁甫老师倡导“生成教学”,写作课程注重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师写作教学智慧的有机融入。袁源老师的“家常作文课”回归常识、回归生活,如“我有一支棒棒糖”“枝头的银杏是白色的吗”等课例。丁卫军老师构建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以读促写,以记促写,以改促写,借助新媒体让读写进入交际语境,实现写作教学向生活、自我、常识等三个方面的回归。刘恩樵老师整体规划初中写作课“333工程”,分阶段落实“自由写作”“技法训练”“品位提升”的目标。张五芳老师以“自我教育”为基点,抓住不同的文体,从自我监控、自我理解、自我绽放等环节构建写作课程。赵道夫老师着力建构“一书引路、一本实践、一刊推进、一案提升”的“四个一”写作课程体系。樊智涛老师构建“全景作文”教学课程,全面调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信息资源,将日记写作、文学社团活动和作文课堂教学三种方式有机融合,实现课内课外写作学习的融通。笔者结合统编语文教材的实施,开展了创意写作的深度学习研究,从“思”与“诗”融合的角度明晰创意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三个时期的名师作文教学探索体现了迭代更新的趋势。一方面,因为时代影响及年龄特点,三代名师的写作课程建设体现了不同的代际特征,呈现出逐步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各位名师写作课程建设也在与时俱进,随着职场经验积累以及课改理念的更新,各自的作文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理念也在同步刷新。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