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训练在语文课上真正发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朗读训练在语文课上真正发生

■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 刘芹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它不仅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思维,引起情感共鸣,还能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朗读正音,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通文本。朗读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读准字音、疏通课文,这一点体现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工具性”作用。如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海滨小城》这一课时,胳臂(bei)这个词学生会写了,但是本课中出现的特殊读音孩子们是第一次遇到,课文中虽然注音了,但是朗读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个音要强化5遍以上,学生才能自然流利地读出正确的读音。

趣读传情,让学生兴趣盎然地阅读文本。在完成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到文本中去寻找乐趣。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为例,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笔者抓住小麻雀的特点“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请男女生分别读,读完相互评价,比一比谁读得最像小麻雀。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整节课的氛围特别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演读提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绎文本。部编教材选文优美,图文并茂,很多篇目都是适合用来进行朗读训练的绝佳素材。在《读不完的大书》一课中,第二自然段对老鹰的描写抓住了3个动作“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笔者在创设老鹰扑食的情境之后,让孩子们一边表演一边朗读,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争着上台表演。他们的小手变成了锋利的“鹰爪”,眼睛变成了凶狠的“鹰眼”,身体变成了老鹰滑翔的“翅膀”。学生演得越卖力,读得就越有激情,越能够打动人心。那一刹那,孩子们就是一只只雄鹰,朗读氛围活起来了,整个课堂不再是单一的读课文,而是生动的演读现场,朗读训练走进了孩子们的心底里。

悦读启思,让学生朗读后遐思文本。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最终指向应该是让孩子们爱朗读、爱读书、爱语文。在《读不完的大书》一课中,笔者在朗读训练后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如“作者是如何把麻雀、老鹰写得如此生动的呢?”孩子们很快发现文本都抓住了两者的特点进行描写。随后,笔者趁热打铁,“生活中还有哪些飞鸟、昆虫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孩子们又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白鸽和大雁进行了仿写。当朗读训练让学生的感情到达高潮后,他们的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烈的,此时应该顺势利导,直奔主题,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那么教学目标的达成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