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加快建设长三角北部教育高地
■淮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皇甫立同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和淮安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淮安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亲切回信,对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给予肯定鼓励,“新旅光荣传统”进入全国全省“开学第一课”,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我市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荣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教育成为淮安城市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未来一段时期,淮安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树立“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高远追求,加快把淮安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市、长三角北部教育高地,让“人人学有其所、人人学有所得、人人学遂其愿”的“学在淮安”教育品牌成色更足、影响更强,努力奋斗出淮安教育的“高光时刻”。
强化政治担当,聚力打造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品牌
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化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十大红色活动”,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创设全国首个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申报理想教育省级规划课题,促进全市教育工作者切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引导全市中小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用好“新旅”等地方红色资源,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强化系统思维,聚力提升“十四五”淮安教育发展质态
认真实施全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安全稳定、优质均衡、百姓满意”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水平、内涵质量。把优化教育体系结构作为重要任务,聚焦“优质普惠”办好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办好义务教育、“优质多样”办好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创新”办好职业教育、“全纳普惠”办好特殊教育、“全民共享”办好继续教育,着力构建与教育现代化要求相匹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优质均衡基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努力发展好各个学段、办好每所学校、培养好每个学生,推进体系建设成果系统集成。
强化问题导向,聚力攻坚当前教育改革热点难点
一是围绕提供更高质量教育服务,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深入实施全市小学“八项培育”、初中“九项举措”、普通高中“十项行动”和县中振兴计划,努力形成淮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满园春色”,加快提升百姓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围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教育发展总体布局,坚持分类施策细化县校两级实施方案,坚持多措并举理顺规范发展实施路径,坚持重点重抓有序推进规范发展重点工作,坚持稳妥有序认真开展风险研判防范工作。三是围绕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双减”工作中,淮安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系统思维,全面实施内涵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广德育”“广阅读”“广教研”建设工程和“融学课堂”教学综合改革,构建作业设计科学、课业负担合理、课内教足教好、校内学足学好的常态化、校本化落实机制。在减轻作业负担方面,建立学生作业监管机制,强化学校作业统筹制度、公示制度、评价制度和教辅管理制度,加强作业全程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在课后服务方面,初步构建具有淮安特色的“5+2”课后服务体系,学校每月家校交流互动至少1次,以家访等多种形式,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小学、初中两份“一日清单”,让学校、家长、学生更有指引,更有方向;开设“基础看护”“技能拓展”“素养提升”3大课后服务模块;特别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等4类群体;努力形成“读起来”“动起来”“唱起来”“画起来”“演起来”等5种鲜活的校园样态。实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100%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学生作业负担有效控制。在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方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红黄绿”三级风险管控,加强校外培训治理联防联治,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校外培训热度大幅下降,已有634家退出培训市场或转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优质做好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寒暑假托管服务,加快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全省“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贡献更多的淮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