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更有格局的优质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办更有格局的优质教育

——县域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的江阴实践

■徐前锋

近年来,江阴市以新课标新教材实施为契机,以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省市高品质示范高中在区域内的示范引领作用,高中教育呈现出五育并举、整体育人、全面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引领“高品质”区域发展“新样态”。推进高品质示范学校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以问题导向为基点,深入开展针对性调研,明确建设评估标准,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强、以评促优”的原则,科学制定《江阴市高品质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建设规划,深入推进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激发学校主动变革、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发展动力。南菁高中被确定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学校、江阴高中获评无锡市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学校,江阴一中等7所高中获评江阴市优质特色学校,形成了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级高品质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体系。

二是依托“六位一体”,打造“高品质”课程建设“新生态”。“六位一体”是江阴建设高品质示范学校的实施路径,我们分层推进、分类实施、重点突破,着力构建江阴特质“大格局教育”新生态。学校文化有品位。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核心要义。南菁高中凝练百年书院文化,逐步确立新时期南菁的教育哲学——办关注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自主为先、学科培优、审美见长、国际融合”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江阴一中以“成为积极学习者”为育人旨归,形成“激情在心中,活力在校园”的学校育人文化生态。课程建设有高位。根据学校育人目标,重视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建构,有效统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南菁高中《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江阴高中“领跑者”课程、江阴一中的“励实”课程等一大批学校课程体系日益成熟。教学改革有定位。积极开展“三力课堂”江阴新课改实践,逐步形成“学习有动力、课堂有活力、师生长能力”的区域课堂样态,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南菁高中《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学世界:审美教学实践探索三十年》正在申报省和国家教学成果奖。教师发展有名位。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重视科研引领,走出了一条教育质量提升与教师发展良性互动的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南菁高中2019年有11名教师被评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目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达到10人次,以高品质高中建设推动学校发展的成效逐步彰显。学生培育有本位。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目标,以丰富的课程资源为着力点,支撑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市普通高中拥有11个省级课程基地,3个省级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充分发挥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评价体系有站位。立足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认识高度,注重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形成多角度多维度评价体系,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评价内容更加素养化,评价效果更加人文化。科学的评价体系,奠定了高品质学校的思想高度,有利于保证办学品质,提高办学品位,建设办学品牌。

三是深化内涵建设,实现“高品质”持续发展“新常态”。为推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江阴教育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适性教育,开设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审美课堂等前瞻性课程项目,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育人效能,提升教育质量。各校或从挖掘学科内在美出发,发现学科本质;或从空间环境的营造出发,激发学习动机;或从学习过程的设计出发,体现学习主体;或从师生关系的改变出发,强调交往对话;或从教学的价值追问出发,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办更有格局的优质教育,这是江阴教育的不懈追求。我们坚信,教育在本质上是实现人性的卓越,普通高中的高品质发展从根本上体现在教育对美好人生的关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作者系江阴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