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设计深管理 探寻作业真属性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双减”之下怎样布置作业?东台市出台作业管理十项要求,健全作业管理机制,规范作业设计流程,丰富学科作业形式,发挥作业反馈功能——

变革设计深管理 探寻作业真属性

■本报记者 任素梅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东台市梁垛镇台南中学九(2)班班主任姜晓媛都要去教室里的“作业公示栏”看看,了解各学科当日的作业布置情况,并向学生询问前一日作业完成情况。一旦发现某科作业量过多、作业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她需要第一时间与相关教师沟通。每周结束后,姜晓媛还要把作业布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在“备班”时与任课教师分享、交流。“如今,教师们布置作业时不再只顾自己的学科,而是综合考虑各个科目的作业量和学生需求。”姜晓媛说。

11月18日,东台市教育局出台《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十项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从作业管理、作业设计、教师作业批阅等方面对义务教育学校作出规定,压实学校领导班子管理与指导责任。《要求》明确:校长全面负责作业管理工作,行政人员蹲点各备课组,全程参与作业设计,并定期对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完成时长、作业布置与批改等进行量化测评,测评结果纳入任课教师与分管领导考核。

《要求》出台后,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东台市第一小学陆续召开系列会议,研究部署“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的新要求、新举措;组织人员深入一线,听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制订《作业设计统一制度》《作业校内公示制度》《作业教师试做制度》《作业时间报告制度》。“我校把每周三设为无作业日,实行作业免写休息制度,即晚上九点后作业未完成,全部免写,立刻休息。”校长刘世芹介绍道。

化学组:课堂至少留12分钟完成当堂作业,学生在延时服务时间进行作业订正;物理组:把作业单设计成“易错来提示”“预习8分钟”“课堂来过关”“星号我选做”等板块;数学组:学生将错题整理出来,教师要再批改、再反馈……在东台市新街镇中学的作业设计交流会上,各学科备课组组长正在研讨作业设计方案。“我们的目标是让教学内容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该校校长王维平表示。

根据《要求》,东台市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对学科作业设计环节作出规范:严格执行主备人设计、主备人说作业、集体研讨、主备人完善、审核人试做的流程,并保留试做资料、记录试做时间;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书面作业不带回家。同时,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形成校本化作业体系;开发形式多样的作业,如积累型作业(课外阅读、练字等)、实践型作业(手工制作、社会调查、家庭实验等)、自主型作业(培优补弱、错题订正、自主复习等),坚决杜绝无效作业。

“我们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新样态。”据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朱柏树介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书面作业批改要求落实“五有五必”,即所有书面作业做到有练必研、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实施作业面批和二次批阅制度,通过二次批阅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易错知识点。

在东台市实验小学三(15)班刘鲁滢同学的“双减趣时光”作业单上,一幅名为《我设计的服装》创意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刘鲁滢化身“小小服装设计师”,用彩纸、布条、丝带和画笔,创作了一件蓝色汉服,并用英文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我喜欢做这样的英语作业。”刘鲁滢说。

“做作业不应成为学生的负担,我们努力设计出开放而有吸引力的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据东台市实验小学校长王泽海介绍,该校作业布置兼顾优、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业内容分为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两部分。学校还设计了《作业专项测评表》,通过自评、互评、校评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定,作业有投诉者经查实后直接定为不合格。

“为确保《要求》落地落实,我们还将开放作业管理现场、加强教学视导、评选作业设计优秀案例等,推动‘双减’工作不断深入。”东台市教育局局长王华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