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催生作业育人新样态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市溧水区状元坊小学立足减负赋能,进行作业变革探索——

“双减”催生作业育人新样态

■本报见习记者 杨潇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早上8点20分,南京市溧水区状元坊小学回荡着悠扬的歌声。在音乐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唱着歌谣,做着动作,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是该校立足作业管理、进行作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今年秋学期,状元坊小学全面落实“双减”要求,立足减负赋能,催生出作业育人的教育新样态。

“这学期以来,家庭作业变少了,在学校就能完成。”徐子洋是状元坊小学五年级学生,相比之前回家还要与家庭作业“作斗争”,现在他感觉轻松多了。

“‘双减’明确提出全面减压作业总量和时长,因此,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作业量的问题。” 状元坊小学校长章勇介绍说,学校将重点放在作业管理上,设立三级作业监管体系:教研组长进行一级监管,审核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重点把握每日作业时长和总量;分管主任进行二级监管,每周审核各班级的作业情况;三级监管由校领导和家长监督员共同担任,家校双向交流,保证作业问题得到及时反馈。此外,学校还专门安排各班班主任、学习委员担任各科作业协调员,确保作业总量、时常不超过要求。

为了详细了解学校“双减”政策落地情况,近日,状元坊小学向全校2181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1份。结果显示,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多”的人数从“双减”前的326人降到了54人;认为“适量”的人数为1107,840人认为“很少”,而此前这个数字是168。“这说明,我们这3个月的实践有成效。”章勇告诉记者,问卷还反映了学生及家长对教师所留作业的看法,“近60%的人认为作业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和阶梯性。”

王健是状元坊小学的数学教师,在他的班级里,作业由教师布置和学生自我布置相结合,更加灵活。“自我布置作业让孩子们边学边反思、总结,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王健看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作业分层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科作业设计题库,更满足了不同学情学生的需求。

与此同时,状元坊小学把作业设计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厚植学生素养,不断创新作业形式。该校教导处教师殷婷婷介绍说,学校持续开展“每周一诗”“每日一唱”活动,编写了《我爱古诗词》手册,将适合小学阶段学生诵读的200首古诗词收纳其中。每天,教师利用晨读、晨唱时间,引导学生每周学会一首古诗和一首新歌。“通过6年的学习积累,这200首古诗就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珍贵财富。”

11月21日,该校二年级学生李茜决定为家人准备一顿饺子。和面、包馅儿、捏饺皮、水开下锅……在妈妈的帮助下,不一会儿,家人们就都吃上了李茜亲手包的饺子。“每天放学到家,妈妈都会教我完成一项家务劳动,现在我已经会烧好多道菜啦!” 李茜高兴地说。立足“五育融合”,居家作业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状元坊小学为孩子们开出“五个一”居家作业单,即进行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完成一项家务劳动,书写一份练字作品,坚持一段时间课外阅读,培养一项兴趣爱好。

“除了作业,我们还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助力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状元坊小学副校长陈云云表示,该校将育人理念融进课后服务中,创新提出“3个10分钟”。每天下午3:35分-3:45分,10分钟“室内活力操”让孩子们动起来;每天10分钟“卓雅小讲坛”,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放学前有10分钟的“每日整理”,孩子们收拾好课桌椅,将教室里的花花草草“排排队”,摆放妥当,带着满满收获回家。“‘3个10分钟’的点滴积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赋予课后服务更多内涵。”

“2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不只是让孩子们待在学校,更多的是让他们真正有所获。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作业管理,减负赋能,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章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