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民间造物的温暖初心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品味民间造物的温暖初心

——读《百工记》有感

■李钊

《百工记》

潘伟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耕田、纳鞋底、弹棉花、补锅、货郎担、爆米花……翻阅潘伟的《百工记》,旧记忆迎面而来,在新旧行业的兴替更迭中,许多镌刻着一代人生活烙印的旧行当、旧技艺和旧物件,正如逝去的光阴般渐渐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昨日记忆和用心做手艺的“工匠精神”。

历史,不止记录轰轰烈烈的人和故事,也记录着日复一日不断消失的生活记忆。《百工记》既关乎过去,也预示未来,是一部民间造物史,也是一部百姓生活志。以一图一文的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阐述的方式,记录着200多个旧行当和旧技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管百工杂技是成为“非遗”项目,还是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渐渐消失,一张张铭刻百工造物的图片、一段段记录技艺众生的文字,于真实、客观、温暖中为我们打开一个日渐模糊的昨日世界,呈现出百姓生活的温度,镌刻社会发展的记忆。

岁月轮转,许多旧行当看似已被遗忘,但蓦然回首间,却发现它依然存在于被忽视的某个角落里,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社会和生活如何变化,它们始终姿态低调,神色从容,在夹缝中求生存,记录着我们的过去,温暖着我们的记忆。《耕田》中,“公婆犁”耦耕、驶牛耙田、打插秧格、收稻打禾,未实现机械化耕种之前,人力和畜力共用,于田土间耕耘美好生活,这是我们祖祖辈辈在千年农耕时光里的景象;《纳鞋底》牵出旧记忆,昏暗的灯光下,亲人依着一双巧手剪出的纸样,蜡线在锥针的引导下,穿梭在鞋面与鞋底间,锥针以额为磨石,鞋身木托支撑定形,在千锤轻敲之后,做出一双供我们远行万里、追寻梦想的千层底布鞋;《锔碗》《补缸》《补锅》《焊白铁》里的景象已默默退出我们的生活,可在物质缺乏的时代里,东西坏了就修修再用、补补再使,绝不简简单单换个新的,在朴实生活里,我们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造物技术不断提升,许多旧行当面临难以逆转的生存困境,消失看似已成必然。叹息和追忆过后,蓦然回首,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部分旧行当正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而匠人们秉承初心,专心做一事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捏泥人》中“泥人郭”的第三代传人郭师傅开起网店,专售定制公仔,而他的儿子正在自学西洋素描,虽然将传统手艺发展为谋生之业的道路漫漫,但光明可待,未来可期。葵扇本是价廉之物,可《卖葵扇》中多次提及的“新会葵扇”在经过传承和创新后,融入现代美术工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实现“葵扇价增”。多数旧技艺虽只是谋生手段,技术含量并不算太高,但匠人们专注眼神里流露出的光芒,折射出的是内心的力量和重量,打铁、打金、雕刻、制笔、制秤等一件件充满人情温度的物品,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传递着用心做自己的手艺的“工匠精神”。

如今生活便利,时光加速催促百业百技更新迭代,我们是否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幸而《百工记》记录的老行当里,不仅唤起了我们久远温馨的记忆,触摸到最淳朴的百姓生活痕迹,更让我们从渐渐远去的工匠身上品味到传统行当和技艺的温暖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