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师的“变”术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幸福教师的“变”术

■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新盛校区 马小惠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用平等、开放、合作的对话方式与学生交流,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在收获学生的改变与回馈的同时又让教师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滋养,极大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改变几个词语,改变我们的说话方式,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让我们做一名与学生“心心相印”的智慧型的幸福教师!

变“你”为“我”

一天下课,我突然听到教室后面有人在大声喊叫。我知道有小孩发脾气了。我走过去,看见小倪同学很生气,小脸涨得通红,作业本扔了一地,周围围着一群小朋友。这时候我如果批评他,他是听不进去的。于是我平静地对他说,:“我看见你发脾气了,我知道你内心非常非常生气。”他没有说话,但慢慢地看了我一眼。我蹲下身,拉着他的双手:“我知道,你心里很难受,生气是可以的,愤怒也是可以的。在这个情绪里呆一会儿,我陪着你。”我安静地陪着他。过了一会儿,他看看我,轻声说:“我好了。”“特别好!你这是自己帮助自己释放了情绪。”我为他竖起大拇指。“小倪,我想请你帮个忙,请你帮助老师把作业本捡起来,整整齐齐地放在老师的讲台上,可以吗?”“可以!”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喜欢批评学生“你上课讲话”“你作业马虎”。我们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为学生好。我们的好心劝告收到预期的效果了吗?没有!因为学生听了我们的批评,有的会立即反驳“我没有”,有的会更加生气,有的迫于老师的压力,不得不改正,但是内心却没有受到触动。

当我们蹲下身来,改用“我……”的句式说话时,我们陈述的是事实,而非指责。这种不带情绪,不带评判的描述,就给予了孩子们一个允许,一个接纳,一个包容。在这里,问题就不是问题,而是一份“礼物”。当我们收到了这份礼物,我们的内心也受到了滋养,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变“不”为“要”

有一些汉字容易写错,语文老师会提醒学生,比如:“武”不要加一撇,“乌”不要加一点,“真”不要少一横。可是批改作业时却有不少仍是错的。后来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不说,不强调,结果只有几个学生错。心理学告诉我们:“不”进入不了人的潜意识,“不”后面的事物却可以形成画面进入潜意识。

怎么办?不要说 “不”,而是明确直接地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因为教师描述性的语言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画面。比如,“书要放整齐”“牛奶喝完要及时放进垃圾桶里”“跑步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保护关节,防止运动损伤”……一开始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植入了正确的画面和印象,进入其潜意识,从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变“为什么”为 “怎么样”

你为什么迟到?(堵车)。第二天又迟到,为什么?(妈妈起床迟了)。第三天仍然迟到,为什么?作为班主任,怎么说才更有效?这样问试试:怎么样做即使堵车也不迟到?(早点起床,动作快一点,换种交通工具……)学生的办法比你还多。

“为什么”背后隐藏的是“负面问题”,是“过去式”,被问者很可能要找各种“借口”证明自己是对的,整个过程中都带着对抗的意味;而“怎么样”,则教会了学生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是“未来式”的发问,证明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对比,高下立现。

负面的事情正面提问,自己想办法,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变“为什么”为“怎么样”,问题带有积极性、指向性,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能够引导学生去挖掘自身的潜力。这个过程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成长的需要: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逐步上升,这也是教师语言的魅力。

(本组文章选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教改背景下区域推进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区域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创新探索”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