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以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聚焦发展的痛点、难点,提档学校软硬件,激发学校发展内驱力——
看,优质均衡的“天宁模样”
■本报记者 王琼 通讯员 虞新伟
今年5月,省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组对常州市天宁区进行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现场评估。省教育评估院相关专家表示,“根据省级评估37项指标要求,天宁区通过分批改建老校舍,缩小装备差异,推进集团化办学等举措,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8月,天宁区被认定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天宁区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从区域教育现状出发,聚焦痛点、难点,全面发力,软硬件提档升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学校内涵发展显著提升,区域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批量化改造,
“硬”实力提档升级
秋学期开学,位于常州火车站北广场东侧的常州市北环小学新校区投入使用,新校区比老校区大一倍。除教学楼外,新校还设有体育馆、报告厅、射击馆等场馆,并搭建了校园智能化系统,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学习环境。
秋学期以来,天宁区共有4所新建校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天宁区新建、改扩建学校48个,投入达46亿元。
天宁区行政区划主要在老城区,学校硬件设施老旧、办学空间小。该区教育局副局长汤国忠坦言,随着天宁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区流动现象加剧,需要调整、配套的学校数量持续上升。但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和空间限制,老城区校舍改造困难。“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老城区学校改扩建瓶颈大,但对这些学校最具发展意义。”
为此,天宁区把老城区校舍改造作为重点工作。2020年,该区修订《天宁区教育资源供需分析》,其中,针对教育布局设点问题提出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呈梯次、有重点增设教育资源点位,完善片区教育设施配套。
汤国忠介绍说,为加快建成一批“理念前瞻、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2020年天宁区成立“更好的教育”工作专班,由天宁区分管副区长管黎芳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与规划、住建及开发区、各镇街道和施工单位组成,整体联动、协同推动,加快学校项目尽快落地。
如今,天宁区一批高颜值、现代化、智能化的学校投入使用。“十四五”期间,天宁区还将投入44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1个,预计新增学位约3.4万个,形成布点更科学、规模更合理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集团化办学,
“软”实力逐步增强
学校硬件设施改善了,软实力如何提升?在天宁区,集团化办学已成为该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2012年起,天宁区着手对全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进行顶层设计,采取“一体化”和“联盟式”两种办学模式,通过“合—分—带”方式,培养更多的区域集团核心校,深入推进全域集团化办学。
据介绍,“一体化”模式是指多个校区同一个法人,从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到绩效考核都实现统一;而“联盟式”独立法人学校则重点加强资源共享、差异互动,在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学生活动等方面实现强带弱,携手共进。以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为例,该集团以二实小为核心校,有3所一体化分校和6所联盟校。
以“一体化”和“联盟式”的形式,天宁区把薄弱校、新建校“合起来”放到集团统一管理,这是集团化办学的1.0版本。2019年,在这一基础上,天宁区探索实践集团化办学2.0版本,即“6+2+2十年磨一剑”发展计划。新建校和薄弱校通过6年的发展逐渐成熟,从集团校“分出来”独立建制,与核心学校的关系由“一体化”变为“联盟式”。独立后,用两年时间创成市新优质学校,再用两年时间创成市品牌学校。到第11年,升级为集团核心校,继续以1.0版本带动新一批薄弱校、新建校开展集团化办学实践。
常州市龙锦小学2013年建成使用,已达到6年起步发展、2年获评常州新优质学校的要求。该校校长蒋瑛将学校8年发展过程概括为“由扶到放,由被孕育到自己起飞”。办学之初,龙锦小学借力常州市博爱小学的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迅速发展壮大。“龙锦小学如今仍是博爱小学教育集团的联盟校,接下来我们将依据发展优势,打造办学特色,带领更多的学校发展。”蒋瑛说。
品牌化建设,
自主发展有“活”力
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由社区配套小学改建而来,地处老旧小区,该校以美育为特色,通过开展丰富艺术活动、活跃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学生艺术品位和综合素质;常州市东坡小学传承书法特色,发扬翰墨文化,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社团活动为拓展,将书法元素渗透在学校发展的各个角落,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该校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拓展乡土资源,开启“科技种植育人”项目,让学生在种植劳动中体验科技的力量……近年来,天宁区涌现出一大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口碑的学校,形成个个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发展局面。
自2008年起,天宁区实施学校主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各校围绕自身发展实际,提出3年发展总规划和推进策略。“我们组织专家对各校3年发展规划进行论证,让规划更高质、行动更有效。”汤国忠表示。
同时,天宁区坚持每年开展“美在天宁”特色展评,总结和推广学校主动发展实践成果、创新做法,亮出品牌特色。常州市博爱小学校长柴曙瑛说:“展评是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在不断反思和学习对比中,学校主动发展目标才能落实得力。”
“获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对我们而言是新一轮发展的起点。我们将紧扣‘公平、质量’目标,以更高标准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宁区教育局局长薛文兴表示,该区将不断合理规划布局,放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继续打造学校特色,以更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