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幸福教育”“哆来咪”
■李吉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打造“幸福教育”离不开广大家长的支持。近年来,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不断强化以家校共育为核心的“幸福教育”生态建设,通过多种方式,谱写了“幸福教育”的优美乐章。
“哆”——一种共识开启家校共育新篇章
当前,家校合作问题是全民关注的社会性问题,由于难以找到突破口,常令家长、学生和教师感到焦虑。为解决家校合作的痛点、难点和盲点,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出许多个案问题,如家庭教育方法失当、教师育人本领欠缺、家校共育措施乏力等。全校上下形成一种共识:教师与家长需要加强角色定位,携手共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成为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教育“环岛”,为每个孩子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实现家校合作协同育人“1+1>2”的“幸福教育”愿景。
“来”——两个场馆打造家校共育新载体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2018年10月学校建成了中国首座家庭教育博物馆和新教育共成长体验馆。
家庭教育博物馆内包含“中国馆”“世界馆”“图书馆”“家风馆”和“邗江实践馆”5个分馆,主要呈现古今中外的家庭教育发展历史、家风文化以及区域家校共育走向“深耕”新时代的探索成果。学校利用馆内资源,开发以“家”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积极开展开笔启蒙礼、访家风家训、传诵国学经典等家校共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
新教育共成长体验馆包括心灵驿站、亲子乐园、等待书吧、红领巾维权岗、戏育坊、好父母工作坊、新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等区域。各个主题区特色鲜明,环境温馨。这里包容孩子的一切可能性,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如戏育坊通过应用戏剧的形式,帮助家长和孩子化解心理困惑,从而形成多元、宽容、开放的价值观,让孩子在幸福生活中憧憬美好未来。
“咪”——三条路径激发家校共育新活力
以课程培训促进家校共育提升。学校围绕新父母课程、新教师课程、新儿童课程等“三位一体”新家庭教育课程研发思路,开发适切、多元、开放、精准的校级课程,从家教理念、沟通技巧、情绪管理、自我成长等方面对家长进行全方位专业指导;以“80后”“90后”父母需求为导向,关注祖辈教育、二娃教育、手机使用等话题,打造“好父母来吧”班级课程,形成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一班一课程”景象;为每个家庭配备家庭教育指导师,实施“一家一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以品牌活动彰显家校共育亮点。学校积极开展带有学校文化烙印的家校共育品牌活动,如玩转家庭教育博物馆、“Playinschool”、亲子共探自然奥秘、特殊儿童大家谈、单亲家庭我来访、幸福家庭日等等。学校还持续开展“一个孩子的研讨会”,聚焦一个孩子,通过专家、教师、家长的现场研讨,为特殊儿童诊断问题,探究根源,精准辅导,制定个性化成长指导方案,逐步丰富个性化教育经验案例和理论体系。
以队伍建设保障家校共育推进。学校提倡“人人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个个成为家庭教育践行者”,依托市、区两级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借力高校资源、专业机构,引进人才,成立家校共育专家智库,助力家校共育高效实施。学校还启动了“十百千万”计划——培育“十”名专家级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推动“百”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与认证,培育“千”名家庭教育种子教师,组建“万”名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
(作者系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