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数学阅读:一道别样的风景

——“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研发叙事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 张海红

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历程中都凝聚着震撼人心的故事和思想。儿童不仅需要学习数学知识,也应该了解每个知识背后的小秘密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因为这些正是引领儿童思维进一步创造的力量之源。数学阅读是帮助学生解锁数学秘密、感悟数学思想的重要路径。通过十来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建构了“适宜儿童”的数学阅读课程体系,如下图:

“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 活动课程

数学文化大讲坛

选课走班

数学文化节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课堂

实施样式或平台

实施载体国家课程

单元重组

快乐数学拓展阅读

活动方案生成资源

拓展课程,让数学阅读进入孩子的视野

最初的阅读课程从“数学文化大讲坛”开始,由骨干教师精心准备数学文化“大餐”,同时在两个大教室分别开展讲学活动。学生事先根据场地海报的介绍,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选修”。

“数学文化大讲坛”可谓百花齐放。有经典数学的介绍,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详细介绍了莫比乌斯圈的来历、变化、应用等,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也有的结合时事介绍数学的应用,如《数学——治疗疯狂的清醒剂》,结合日本大地震事件,介绍震级与能量,又从谣言的传播谈到了指数式增长。

“数学文化大讲坛”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们收集整理自己的阅读成果,设计课程,走上讲坛。5个孩子主讲的“汽车与数学”,从汽车的发展史开始,介绍汽车的最高速度、仪表盘、限速、售价、购置税、油耗等,并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展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前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文化大讲坛”的开展,充分挖掘了数学知识的魅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明白“数学也可以读出来”,从而让数学阅读走进孩子的视野。

基础课程,让生命与数学文化深刻共鸣

以教材为蓝本,从中挖掘、拓展数学阅读的内容,把数学阅读教学设计在学案中,以课堂为数学阅读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才能有效改变“数学阅读=课后阅读”的现状,切实减轻儿童的学业负担。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数学课堂同步阅读的尝试。从教学实践来看,我校在课堂上开展同步阅读主要有3种形态。

阅读分享课。以苏教版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为主要课程载体,组织学生先自主阅读,接着分享阅读成果。在分享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以此问题为新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展拓展阅读。例如,我执教三年级下册第14页“你知道吗——铺地锦”,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初步了解铺地锦的方法和步骤。接着组织全班分享,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铺地锦的算理。最后组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铺地锦的由来,铺地锦演算的普适性,乘法计算工具、方法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工具会越来越多,计算方法会越来越简化,鼓励学生积极去发现,去创造。

补充微课程。研发与当前知识学习紧密同步的、学生能接受的数学文化史料、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微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环节。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一课,我们组织学生阅读自研微课程“漫话记数法”,了解古今中外不同的记数方法,让学生明白记数方法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实践需要,也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完善,是人们的实践智慧,引导学生要从小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和一颗数学的头脑,去观察和思考。

参与式阅读。数学阅读是带着深度思考的读,让学生带着角色意识体验式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情境,提升思维的效度。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学。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式阅读自编绘本《寻找丢失的14》,学生一边读,

一边解决问题,这是不是它的14?同

样是14,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学生在

参与式阅读过程中深刻感悟分数与整体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在课堂中开展适宜儿童的数学阅读,帮助我们发掘数学知识的伟大魅力,促进了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让课堂中的每个人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活动课程,让阅读成果得到彰显

轰轰烈烈地推进“适宜儿童”的数学阅读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适宜儿童”的数学阅读成果评价研究,我们认为用举办节日庆典的方式展示数学阅读成果是适宜儿童的,于是一年一度的数学文化节应运而生。数学文化节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1月。节日期间,我们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有传统的数学小报评比、数学小论文评比、数学阅读大赛、“登攀智多星”团体赛、数学阅读之星评选等活动,也有与时俱进的数学游戏展示,如魔方还原等,还有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数学情景剧表演,如《房子变形记》等。

隆重的节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古今中外的数学名人对话,与数学智慧碰撞,与伟大心灵交流,真正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努力打造学生的“数学人生底色”,促进我校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数学阅读,我们辛苦着,也收获着。我们编写的数学阅读基础——《快乐数学拓展阅读》(共12册)已经出版。我主持的江苏省规划课题《“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研究》及省重点资助课题《“适宜儿童 尊重学习”的小学课程设计研究》都顺利结题,团队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各自获得了专业成长。

我坚信,假以时日,“适宜儿童”的数学阅读课程种子一定能长成充满奇迹的参天大树,而我也一定会继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