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以阅读抵达,丈量幸福时光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培新小学 王晓莉
构建面向儿童的阅读课程,把最美好的世界献给孩子,是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培新小学不懈的追求。学校建立了“晨诵、午读、暮省”机制,实施了一日一检查,一周一反思,一月一评比,设计了《寒暑假阅读成长册》《阅读手册》,实现了人人都是读书之人、处处都是读书之处、时时都是读书之时的最美阅读生态。
自主研发,建设丰富的阅读资源
组建团队,研制阶梯性阅读书目。学校成立了“小学生阶梯阅读书目研制小组”,以《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为蓝本,研制校本性阅读书目。从2013年至今,学校阶梯阅读书目连续7次更新和改版,书目总量由最初的118本扩充到455本。学校负责推荐书籍,学生父母负责备书,家长委员会协助购书。经典传家,藏书于民。读书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日常。
分类攻关,研发专项性阅读课程。学校成立晨诵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制作晨诵课件432课。编纂的12册晨诵教材,荣获首届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评选二等奖。每个年级每学期举办一次晨诵主题庆典,这些隆重的庆典成为点亮孩子童年重要的仪式。近年来,学校还基于校情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及教师的特长优势,探索活动课程、学科课程、英语课程、数学财商素养课程与阅读课程的跨界融合。
深度共享,搭建多样的阅读平台
教师读书会改变孩子的状态,必须从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阅读和写作开始。每学期初,学校会以1+X的形式向教师推荐一本教育专著,教师再自主选择至少4本书进行阅读。之后,每月在教师中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教师读书沙龙、线上读书论坛、“师说新语”等读书活动。
课题研究组8年来,我校承担的各级课题中,有30多项是关于阅读的专项研究,教师们以“课内外阅读有效链接的指导策略”“小学生阅读活动与阅读能力的培养”等内容为研究主题,以课题研究助推书香校园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父母读书会学校的阅读行动带动了家庭阅读,亲子阅读行动在全校3300多个学生家庭蓬勃开展。刘子琪的父亲刘得群是一位初中毕业的电器维修工,几年来,他的变化巨大。维修铺摆满图书,工具包里常备书籍,刘得群还自费为儿子、侄儿侄女共计6个孩子所在的班级捐赠书籍千余册,积极参加萤火虫线下活动100多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领读者”。2020年刘得群被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授予“新父母年度人物提名奖”。
天使微笑班的学生“小哲君”,在班级组织的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中,和父亲一道用网络语言风格创作了19期《三国那些事儿》,30期《写在唐诗的边上》,稿件字数累计逾40万字。他们的文章也先后被刊登在各种报刊上。小哲君父子也成了学校的传奇人物,被多家媒体冠以“三国父子”的美誉。
强化激励,组织科学的阅读评价
展示性评价在学校各种阅读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成果的展示。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我们举办“记录现在,畅想未来”新童书发布会的日子。小水滴班编著的《我们这六年》等班级新童书的发布,开启了安康教育的历史先河,对师生、亲子阅读起到了广泛的引领作用。
积分性评价为固化学生阅读习惯,我们成立了阅读银行,为每位学生发放“阅读存折”,通过阅读积分兑换礼品,这种方式不仅是对阅读的肯定和奖励,也对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自觉,起到积极作用。
荣誉性评价每年的读书节期间,学校在全校范围内采用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评选方法评选各类读书先进。8年来,累计评选出2400位读书之星,1500位书香父母,120位书香教师,1220个书香家庭。
近年来,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中,汇编了各种成果集2258册。先后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参观60余次,5000余名教师到校实地观摩、学习。各级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学校的工作经验。未来路上,我们将秉承培新教育所有的光荣和梦想,以阅读抵达,丈量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