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改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动力之源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深化课改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动力之源

——江苏华杰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理事长柏萍访谈

近日,江苏华杰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理事长柏萍就集团推进课改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问:课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请您简要回顾一下华杰教育集团的课改历程。

答:我校从2008年开始进行课改。首先是学习山东杜郎口,后来又去外地多所课改先进学校学习。我们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摸索前行,逐步形成“三环·五模·六度”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改初期,教师的思想转变是难题。学校通过摸底排查,采取强行入轨、个体攻破、体验课堂、外出学习等措施,让教师自主感悟、自觉转变、自愿探索。我们就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广泛的研讨、交流,逐步达成共识:在教学关系中,永远以“学”为主;在师生关系中,永远以“学生”为主。通过加大过程管理的力度,以导学案编制为突破口,加强课堂督查和考评,实行捆绑式评价,同时将考评结果与课贴、教学奖金、绩效工资挂钩,坚决杜绝假放真控两张皮现象。

问:学校建构的“三环·五模·六度”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特征?

答:我们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构了“三环·五模·六度”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高效课堂文化,其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唯师”为“唯生”。

该课堂模式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我们把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到能力、到智慧的飞跃,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上升到核心素养层面。因此,“三环·五模·六度”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低层次的、功利的、应试的,它对“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行动阐述,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立足于“学会、会学、真学、深学、乐学”,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

问:在华杰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

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独学”。独学要反复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课外的参考资料一定是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拿来参考。

真诚“对学”。两个人互助学习,既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又讨论疑难问题,切忌假学习、假讨论,切忌保守,切忌不推心置腹,要真诚帮助,共同进步。

积极“群学”。根据组长安排,组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交流问题、主动寻求帮助。明晰任务后,以小组为单元,进行合作探索,可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组际交流、师生交流;可以在座位上、黑板前,可坐、可站、可走动,尽可能拥有广阔的互动合作空间。

大胆“展示”。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敢于挑战。不唯书、不唯师,只求真,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展示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讲解、辩论、课本剧、材料制作、实验操作等,全员参与体验。

问:规范管理是深化课改的保障,请问华杰的课改是如何加强管理的?

答:推进课改向纵深开展需要走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管理的道路,为此,我们实施“三横、六纵、一圆”的管理模式。

“三横”,即小学部低、中、高三个学段主任,初、高中三个年级主任直接对校长室负责,执行学校的管理要求,带领本年级教师完成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对本年级各科教学进行横向管理。负责对本年级学科组的集体备课、个人复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进行检查、考评,形成三条横向管理通道。

“六纵”,是以六大学科教研主任为主要管理者,直接对校长室负责,执行学校的管理要求,带领本学科组制定并完成周、月、学期、年度教学和教研计划,对本学科组教师的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进行检查和考评,形成六条纵向管理通道。

“一圆”,是学校设立督查组,直接对校长室负责,对年级工作和学科组工作进行闭合式督查。“一圆”是校长室行使学校管理权的“特使”,为学校考评年级主任、副主任、教研组、全体教师提供依据。督查组对教师的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进行抽查,并负责汇总“三横、六纵、一圆”的量化评估结果,上报校长室,进行结果奖励。

问:华杰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不动摇、不松劲,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初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华东语文大讲堂首届国际高峰论坛、江苏省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华杰教育以课改为依托,推进质量建设高位运行,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如各校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位居所在区域第一方阵,赣榆华杰双语学校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徐州市华杰实验学校中考质量迅速提升……

2017年,赣榆华杰双语学校被评为“全国外语教育特色学校”“江苏民办教育联盟示范校”,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初中课程建设优秀学校”,2019年被评为“中国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三环·五模·六度”课堂教学模式获“连云港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特色课程成果”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