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阅读是一场新生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甘草店镇中心小学 邸颜颜
初为人师时,对阅读于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何意义,我所知甚浅。课余我所阅读的依然是我最喜欢的散文、诗歌、小说和书画类书籍。2011年,村小合并,学校给每个青年教师发了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当我看到作者的名字时,心生疑惑——中国的教育为何要听国外教育家的建议?于是,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躺了很多年,直到我遇上了新教育。
2017年,学校发给我们一本《新教育》,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阅读这本书,并且要开展读书交流、读书演讲活动。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读《新教育》,然而,当我读完写在封底上的文字时,那种被强迫的感觉顿时消失了。
书中诗一般的文字与“努力成全每一个孩子成为大写的人”的理念使我在一周内读完了这本书。它如春雨般滋润着我倦怠的心田,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教育赋予生命的意义。
我曾为“传承诗词”的梦想犹豫徘徊了十年。在陶醉于诗词带给我们美妙体验的同时,我也担忧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一直彷徨不前。但当我读到“与黎明共舞”这样诗意的对晨诵意义的解读时,我坚定了目标,充满力量。我不再担忧它会浪费我们美好的晨光;我不再纠结教给孩子们多少知识,我更在乎我们在朗诵中体验到的愉悦,在晨光里捕捉到的快乐。
以前,我总觉得生活在教育之外,但读到了雷夫·爱斯奎斯对教育不舍昼夜、无私忘我的探索与追寻时,我彻底改变了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原来,教育可以是一个人的全部,甚至可以是生命。我不再为占用业余时间批阅作业而感到苦恼;不再为临时增加的工作而抱怨;我开始在深夜思考如何让生命成长;我愿意挤出周末的时间去策划一场活动。
教室里,我准备上课,有学生在摆弄手指,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甚至有的孩子在操场上因为贪玩没有听见上课铃声,换作以前,我会为此而生气。但读了尼尔的《夏山学校》之后,我开始理解那是生命最自然的选择与需求。我不再用制度、规则去苛责生命。
是的,阅读可以让我找到一个和当初那个矛盾的自己和解的最好支点。
谈起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养,大概我们都知道那叫“爱”,但是我似乎从来没有深究过如何去爱。读过《孩子们,你们好!》之后,我似乎找到了我要的答案。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甚至跟孩子们问好的语气,都可能影响着孩子一天的心情,甚至一生。于是,我明白:“爱”也同样需要“专业化”。
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去追寻,它会让我的心路变得开阔,让我的行动变得坚定,让我的思维变得灵活,也让我对眼前的困境多了一份别样的解读。即使微如尘埃,也会抵达自己心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