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儿童微社会”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学校是一个“儿童微社会”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唐靖霞

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我校秉持“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把多元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生活引入校园,将学校视为一个模拟的小社会,积极探索建立了“儿童微社会”德育平台。

为什么创建“儿童微社会”?

每一所学校都期待让自己“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 2013年,我校创办了“阿福童银行”(“阿福童”是上海佰特公益引入的财经素养教育课程),邀请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设计储蓄单、制定贷款制度、流通制度、奖惩制度等等。学生在实践中,对“金融”“经济”等财商基本概念有了初步认识。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仅有“阿福童银行”还不能践行“立德树人”的整体育人观,不能达成我校“学会共同生活”的育人目标。于是我们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重新审视儿童的生活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将多元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生活引入校园,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模拟的小社会。由于这个小社会根植学校生活,体现的是儿童的特殊性,我们称它为“儿童微社会”,整个校园成为学生自我管理、共同生活的场所。在这样的场景式体验学习过程中,我们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珍视每一个儿童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姿态,给予每一个儿童自由学习、自主生活的空间,给每一个儿童提供自由成长、个性张扬的舞台。

“儿童微社会”中有什么?

在我们的校园中,并没有常见的行政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标志,取而代之的是“理想国”“童话城”“呼噜岛”“甜甜街”等,学生是“儿童微社会”的原住民,他们在“儿童微社会”中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呈现“自我管理、共同生活”的成长状态。

在“儿童微社会”中,我们有自己统一的货币——清英币;我们有自己共同的语言——童话;我们还拥有与真实世界一样的形态和景观,有模拟设定的社会规则和文化,具备管理系统、金融系统、安全系统、社会服务系统。农场、邮局、医院、车站、超市、基金会、典当行、拍卖行、影院等一系列配套的场馆设施,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儿童微社会”。

曾有学生向学校提出租用学校的“梦工场”给同学们放映电影,将“梦工场”转变为“阿福童影院”。获准后,学生们在海报设计、票价管理、影票售卖、影院秩序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并自主实施。一通忙碌后,却只卖出一张票,这让几位“影院老板”很头疼。经过商量,他们想出了利用大课间宣传、分批次走进班级上门卖票的办法。最终,电影票房一路飙升。这次创办影院的经历让“老板”们懂得了创业的艰辛,懂得了付出才会收获,也在试错和创新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社会规则。

课程怎样进入“儿童微社会”?

在“儿童微社会”创建过程中,我们提倡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因此,我们一方面让学生以班级、社团为单位,承担“儿童微社会”各个岗位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则将学校德育、学科课程融入“儿童微社会”中,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进入“儿童微社会”,在实践体验中落实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获得认识世界的全新思维,实现生活、学业和品德的多重成长。

在每周五的“阿福童日”里,学生亲手制作的课程产品成为最好的“交易商品”,各种创意活动应运而生:手工DIY、岗位体验、市场调研、动态表演等,让他们学会自主管理、学会共同生活。

与此同时,这样的方式也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回馈社会,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一大批学生自发为山区孩子募捐,为乡村孩子建图书站,为福利院孩子送温暖……点点滴滴,浸润心灵。

谁来管理“儿童微社会”?

谁是“儿童微社会”的主人?当然是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学习制定规则、遵守规则,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在“儿童微社会”,每一个儿童都是“公民”,由全体“公民”选举成立“最高行政机关”——儿童自治委员会,下设国际生活社、学友合作社、科学生活社等8大分社,每个分社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负责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推动着“儿童微社会”的管理与运转,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管理社会的能力。

“在管理‘儿童微社会’时,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有的是在相关课程中学到的,有的是在不断锻炼中培养的,还有的是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中获得的。” 学友合作社社长表示,在儿童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同学懂得了珍视权利,也懂得了承担义务,小公民素养正在不断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