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稻谷一样拔节成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像稻谷一样拔节成长

——读《边教书,边成长》

拿到这本书,书名《边教书,边成长》最先吸引了我,这让我想起了李政涛在《教育与永恒》一书里关于成长的思考:那是互相探索生命的过程,教书是为了学生,成长是为了自己,教育是生命成长的相互成全。

读罢全书,书中的几个关键词:扎根、拔节、滋养、成熟、理想,反复在我脑海里出现,这些词让我想到了拔节生长的稻谷:它们在广袤的原野上谦逊地低头沉思,在给人们提供食粮的同时成就了自己。

作为成长型教师的“修炼指南”,《边教书,边成长》一书为教师提供了夯实基础、深耕课程、捧读经典、坚守本真、追寻本质等五大切实可行的成长路径。这些路径立足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际,既非高不可攀,也非裹足不前。

努力成为一名“积极思考者”

在我看来,首先,积极思考的源泉是热爱,如果一位教师对教育有真诚的热爱,那么就有了成为积极思考者的基础。正如作者所说:“教师成长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如果你对教育有深厚的感情,有持续的学习力,有良好的反思能力,那就意味着你离优秀教师越来越近。”其次,积极思考者的态度是敬畏。作者在书中反复提醒教师们要始终保持一种敬畏之心,敬畏教育、敬畏职业、敬畏学生。正因为心存敬畏,才能躬身入局,耕耘不辍,寻找理想,才能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探索热情,将教育作为自己的志业来对待。

就本书而言,在《深耕课堂,拔节成长》一辑中,作者的思考者角色体现得最明显,如对于课堂教学,他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进行了深入讨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特级教师的专业精神和求索态度。此外,作者还非常关注教育动态,比如在《把时间还给教师》中,倡导给教师减负;在《教育要走出“比较”的泥沼》中,提出成绩不必泛泛比较;比如到学校参观,他写了《学校墙壁应该说什么话》,指出校园文化不能假大空……

努力成为一名“本真践行者”

要想成为一名坚守本真的教师,首先,要坚守课堂底线。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教育质量才能有基本的保障。其次,要争做清醒明师。当下,教师很容易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迷失自己,忘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所以教师要保持定力,保持警觉,保持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在教育实践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朝向教育的本质和学生的发展。作者在书中也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教师若能经常“自以为非”,不断修正,师生都会有“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的感觉,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门学科。第三,教师要学会管理时间。做本真的践行者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永远要把教育教学这个主业放在首位。要志于教育,精于专业,通于学生,坚持修炼内功,提升师德修养,对于一些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的杂事,要学会应对。

努力成为一个“精神明亮者”

“精神明亮”一词来源于王开岭先生的作品,精神明亮是一种美好的生命朝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用王开岭的话说就是“始终代表一种指向终极的灵魂态势,一种精神奔赴性,一种上升的生命向度”。如何做一个精神明亮者,作者给出了3点建议:一是热爱生活,心态积极;二是享受工作,努力进取;三是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真善美。

作者给出的3点建议看似简单,要真正做到着实不易。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使命担当,必须要有家国情怀,这样才会视野宏阔,站位高远,卓然不群。否则,精神极有可能被世俗的暗淡所湮灭,生命的长河也就没了波澜和声响。

读完整本书,我仿佛看到了绵延千里的广阔土地上,成熟的稻谷在风中摇曳,这些稻谷像极了不断成长、成熟自己、奉献自己的教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