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拓新时代德育工作新局面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2021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

奋力开拓新时代德育工作新局面

■本报记者何刚 见习记者汤文清

4月15—16日,2021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市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和2021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发表视频讲话并宣布江苏省中小学“学史爱党、铸魂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妇联相关负责人以及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领导、职能处室负责人,中小学校长代表120余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开拓新时代德育工作新局面。

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

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十三五”期间,全省基础教育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放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首要位置,坚守育人初心,强化政治建设,聚焦难点热点,锐意改革创新,经受了大疫大考,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突破,德育工作特色品牌更加鲜亮,德育骨干队伍素质持续提升。

“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葛道凯强调,要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强化党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把学生身心健康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呵护好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按教育规律办好每一所学校;要营造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广泛宣传适合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成才观,讲好德育好故事,传播教育正能量,以更优异的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顾月华指出,要准确把握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更加关注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把握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局,把握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教育领域表现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深刻影响着青少年成长的关键因素,把握好“十四五”开局起步,喜迎建党百年,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主线,注重时代性、感染力、协同性和创新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育人理念,推动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校内校外协同育人

德育是“五育”中的一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大德育观念,推动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实现学科之间、课堂内外互补共育。在本次会议上,5个地方教育部门和5所学校围绕红色基因传承、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文明校园创建等方面分别介绍工作开展情况。

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介绍说,近年来该市教育局坚持以思政引领为主线,努力构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和“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两大育人体系,积极打造家长、学生、教师三大育人平台,扎实推进红色基因工程、品格提升工程、劳育示范工程、评价创新工程四项强基工程,锻造立德树人“好身板”。记者了解到,苏州市政府近年来出台加强中小学班主任激励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市建成171家“家在苏州·e 路成长”实践体验站,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小学家庭课程项目。“市政府对家庭教育课程项目连续3年共计投入达4千多万元,惠及全市100万个学生家庭。”周志芳说。

“家庭是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主阵地,攻下这块阵地需要深入分析当下青少年成长和家庭教育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汇聚合力,系统谋划,科学指导,多措并举。”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贺承瑶表示,该市已推出家校共育十项举措,并启动“家校共育”新行动。据介绍,南京市教育局组建了南京家长成长学院,依托高校专家和社会专业力量,开展家庭教育培训。该市还专门构建市区校三级阶梯式工作网络,为家校共育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构共建,融为一体。“新时代育人者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两项能力。”镇江市教育局副局长黄科文介绍说,该市坚持“工作推进行政化,培训认证全员化,德育队伍专业化,学校心育标准化,心理学科规范化,危机干预前置化”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科学规范、专业有效的发展,为全体中小学生的向阳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同时又进一步提升了德育骨干队伍的素养,推动了全市德育工作纵深发展。

多部门协同配合提高德育合力和工作水平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顾月华指出,奋力开拓新时代德育工作新局面,需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紧紧依靠和团结各部门,积极推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德育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都有育人职责,也各有优势,要利用好宣传、文明办、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组织优势和专业力量,提高德育合力和工作水平。”

“新时期,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和少先队工作也要有新的定位、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团省委副书记熊俊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中央新的要求,更加重视支持少先队工作,汇聚协同各方力量,推动少先队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水平,引导全省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德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多个环节,特别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除了教育部门和学校之外,还需要各类社会和群团组织的参与。省妇联副主席沈梅表示,全面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是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各地各校要更加自觉、更有担当,加快构建更为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

校园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主阵地。省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赖海燕指出,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抓好“童心向党”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各校要围绕加强生命健康教育增强责任感、统筹力量,拿出切实举措,强化文明校园创建,改善育人环境,推动文明校园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