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开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项目课堂教学展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开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项目课堂教学展示

本报讯(见习记者万娟)课堂上,教师通过触摸屏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课堂练习并拍照上传、抢答展示,同时结合传统的板书,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融通运用、流畅衔接……4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研究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南京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启动。

据悉,此次展示历时两周,在12个区设分会场,共呈现40节展示课,涵盖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10多个学科,授课教师均为市、区级学科教学骨干。这是南京智慧教育开展5年来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教育部委托课题完成前的推广示范活动。

2020年4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南京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项目研究,积极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拓宽课堂教学空间,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全国基础教育提供可借鉴、易推广的经验。

“我们希望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引导学校进一步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持。”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底,该市共建成650所市级智慧校园,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中小学(含职业学校)基本建成智慧校园。“十四五”期间,南京将继续提升全市教育城域网和教育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推进实施省教育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持续开展“金陵微校”常态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促进教师精准教学和学生作业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