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

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成立,由东南大学牵头,在校内联合土木、建筑、能环、交通、法学五大学院发起,同时联合4所拥有土木建筑领域A+学科的高校(清华、同济、浙大、湖大)、大型央企和省内龙头企业共建,并于2014年获批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填补结构性能灾害演化研究空白,解决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不足,难以在强震区大规模推广应用问题。常规装配式建筑存在技术瓶颈问题,中心6家单位分工协同突破技术难点,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试验,完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基础理论,为装配式结构实际工程应用夯实基础。相关成果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在强震区应用的技术难题,大大拓展了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

中心解决建筑信息化BIM核心软件平台严重依赖国外容易被“卡脖子”的问题,开创“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新领域新方向,推动建筑工业化新发展。近年来,中心协同研发软件产品或系统16项,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BIM技术国产化,软件轻量化,突破BIM应用场景局限,聚焦BIM成果的产业化推广,相关成果形成显著学术与工程影响力。中心还组建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推动相关技术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形成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体系,实现“新基建”背景下的“智慧”建筑工业化。

为解决影响创新成果落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体制机制问题,中心构建“特色载体+专职人员+科研牵引+工程驱动”四轮驱动机制,以南京市江宁区政府提供的8200平方米办公和研发空间为特色载体实现资源共享,政产学研联动;以专职管理人员为服务团队,全力服务中心成员单位促进协同创新;以重大科研任务创新需求为牵引,联合承担大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以成果的落地应用为标志,以工程项目多方利益共享为驱动力,完成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落地应用。

未来,中心将持续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开展成果转化孵化,结合2020年住建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3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