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好“返乡”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清明时节好“返乡”

■曲云进

清明,本来只是一个节气而已,并非节日。作为节气,清明的历史至少也有2200多年了。据《岁时百问》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那时的清明还只是一个记录时间的节点,与农事密切相关,直到唐代才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节日——清明节。

那么,“清明”这么一个美好明快的词汇,怎么用在了一个肃穆忧伤的“扫墓节”身上呢?原来,在节气清明前后早就有了两个节日——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起源于远古的火崇拜以及介子推“割股燔山”传说等,有冷食、扫墓祭祖等习俗。上巳节原先是在水边举行祭祀和巫术活动,意在祓除不祥和招魂续魄,后来逐渐被水滨作乐、郊外踏青等取代。由于这三个时间挨得太近,久而久之,就合三为一,扫墓与踏青成为这一时间的主要内容,历经千年而不衰。

那为什么有些节日会一直延续至今且其核心主题却不发生太大变化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节日的价值。

清明扫墓可以表达思时之敬,缅怀逝者、感恩先人,可以祈愿家兴族旺,激励后人、敦亲睦族。这一时刻,伫立于先人墓前,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穿越时空隧道得以沟通会合,可以进行对话。这一时刻,正值春意勃发的季节,直面死亡,不得不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清明并不只是一个祭奠自家祖先的宗亲节日,从一开始就超越了一人一家一事的悲喜。直至今天,“祭奠先烈”已与“追思先人”“缅怀先贤”共同成为清明的节日主题和时代习俗,彰显了清明节别样的精神气质、文化底色和家国情怀。

清明节既有“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的生命体验和“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文化记忆,同时也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狂欢图景和“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的恬淡心境。如此看来,清明节还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充分展现了古人悲欢与共、生死并置的人生哲学,塑造出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生命境界。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日子里,即便是辛苦辗转,也要尽力赶去参加这一场严肃的生命交流仪式,每年一次,代代传承。不忘来处,记住归处,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砥砺前行的动力。这其中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人文密码。所以,清明节并非只是日历表上或官方文件中简单的假日安排,而是承载了厚重文化意味的传统节日。

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承续了上千年历史,有时间的厚度、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温度。作为周期性的民

俗传统和集体仪式,它具有定期维护并擦亮历史记忆的文化功能,不断守护与强化着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体记忆。如果说传统节日是当代人的“文化乡愁”,那我们每一次的过节,其实就是一次在文化意义上的“返乡”。“文化返乡”不是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而是文化重温和传统守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如今,我们能从容地在大好春光中徜徉,何其有幸?我们还能毫无隔膜地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对话,享受其丰厚的滋养并从中汲取力量,何其有幸?我们身处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又是何其有幸?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需要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让优秀传统文化存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