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磨成一面镜子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把自己磨成一面镜子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王晓奕

“真正的老师只对他自己下功夫,就像磨一面镜一样,他把自己最终做成了镜子。”我一直很喜欢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这句话。把自己磨成一面镜子,让每一个走进你生命的孩子,看见自己,成为自己。

从懵懂的“孩子王”开始

“……美丽的公主每天早上都要踩着高贵的步子,去遥远的六(5)班给小矮人们上课。六(5)班里住着44个小矮人,他们调皮又捣蛋,还爱恶作剧。但只要公主那轻盈的脚步声响起,他们立刻就会收起顽皮的本性,露出天真纯洁的笑容,等待公主推门而入。谁让公主那么善良温柔呢?没有人忍心让她皱一皱眉,谁要是令公主感到伤心,所有的小矮人都会指责他,连他自己都会想要揪下自己的一撮头发来。公主不仅善良温柔,而且聪慧过人,她总是能给小矮人们带来新的知识。这位公主拥有一个动听的名字——晓奕。公主和小矮人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邻国那位胖乎乎的锦宇公主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晓奕公主是来自邪恶星球的特工王小邪!小矮人们震惊了,美丽的公主怎么会是那个恶名昭著的王小邪呢?但是,一个个事实摆在眼前,不只一次,小矮人们看到晓奕公主偷偷在别人的杯子里放痒痒粉,把小饼干换成石头……”

从来没有过公主梦的我,在孩子们的日记里成为幸福的公主;毫无“007”特质的我,在孩子们的日记里成为“恶名昭著”的特工。有趣的场景,美妙的文字,真实的我与我的学生。触动人心的文字,总是带着生命的印迹与温度。而我的教育生命的成长,一定带着孩子的气息。

2000年,当我迈步走向三尺讲台,面对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孩子,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手足无措。争吵了、打架了、不做作业了、顶撞老师了……每一次面对他们制造的问题,我总是要求自己站在他们的立场想一想、再想一想。于是,处理问题的时候,冷静代替了冲动,我也能更快地发现怎么说他们才听、怎么做他们才更服气。慢慢地,我知道了要想走进学生的世界,你必须是那个最懂孩子的老师。做最懂孩子的老师,我从懵懂的“孩子王”开始,成为长大的孩子,我知道了怎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从“我与他”成为“我和你”。

重返童心,以孩子的姿态。我和孩子们有专属的分享日,谈心闲聊是我们对话的常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生活状况、心情与想法。同时,认真地研读儿童心理学,通过专业的知识真正地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当我透过孩子们的日常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命潜质时,我就找到了走进他们世界的“钥匙”。

对话个体,以伙伴的姿态。因为对每个学生的了解,与学生们对话,我会努力找到适合他们的表达方式、他们能接受的语气语调。哪怕是课堂教学中,我也会为他们设定特定目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对话,用他们接受的形式给予评价。所以,学生从对话中接收到的除了我预设的知识信息,更有我对他们个体的尊重和友善。把每一个学生当成对话的对象,让学生保持生命的独立性,他们就真的成了自己的主人。

关注成长,以导师的姿态。“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乃至未来一生负责。”李镇西老师的这句话,是我一直努力践行的。我要成为学生一生的导师,而非一时的老师。规范的学习、闲暇的旅途、个人的兴趣……我可以随时给予学生帮助,也可以随时向学生寻求帮助。打破了教室、学校的围墙,逾越了学生、老师的身份,“我和他”成了“我和你”。

用专业打磨自己

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工作第一年的那节汇报课——《苦柚》。当我声情并茂地背完教案上的结语、为自己课堂的流畅而沾沾自喜时,我的师父薛法根老师面无表情地对我说:“上课不是表演!好好去看看名师课堂,积累一百句不同的评价语!”当我跟着师父听了一节又一节课,当我把于永正老师、贾志敏老师的课堂实录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我醍醐灌顶:教学是一件多么专业的事!只有教师的专业性才能还学科教学以专业性,想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我必须用专业打磨自己。

课堂教学磨技能。如同在泳池中学会游泳一样,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锤炼自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怎么磨?我努力做到四个字——读、看、练、思。读相关的专业书籍,看名师课堂现场,带着名师、他人成熟的方法、思想走进自己的课堂,结合课堂实际反思自己教学的实效性。教学实践的打磨,我发现了借助关联追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奥秘;掌握了从儿童的眼光解读、用教学的眼光审视、用生活的眼光选择这三种解读教材的眼光……在这样的磨砺中,我获得了区、市2000届小学语文教师评优课一等奖,获得了区、市、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杏坛杯”优质课评比特等奖。

教育科研磨思想。先于教学行为改变的一定是观念、思想。当我手捧一张张赛课获奖证书喜不自胜的时候,我特别感恩于师父的智慧引领。他的智慧在于,他不断地提醒我——成为研究者,用教育科研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就能优化自己的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他不仅这样说,他还带着我这样做。从“小学智慧解放教育理念下的组块教学实践研究”到“关联理论视域中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在不断深入的组块教学课题研究中,我清晰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不是“教课文”,而是“学语文”“育智能”。慢慢地,在组块教学的土壤上,我开垦出了自己的一方田地——适性教学,从“基于‘适性’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系统构建的研究”到“组块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适性课堂文化的解析与重构的研究”,我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该以充盈的语言与精神母养儿童,为儿童发展中的最近发展区服务。

学校管理磨情怀。2013年开始,我负责分管学校的德育工作。新的角色,让我把眼光从语文教学转到了“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核心问题上,开始思考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我发现,当教师高高在上以权威自居时,学生就对教师、学习产生了距离感;而当学生的学习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疏离,教师不能让学生去亲近真正的生活,则导致所学内容成为干涩的符号和抽象的表达,失去了生命的动力。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可以决定其教学效率。2015年,我提出了“伙伴教育”这一学习观念。我认为,学习应该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向生活、向生活中的人、向身边的伙伴学习;学习方式应该更多的是伙伴之间交往、对话、探究下的互帮互助式;学习的空间应从封闭的课堂转变到广阔的生活之中,在伙伴交往中获得更丰富的感受。我的研究领域突破了语文教学的范畴,向着更深更广的天地衍生。

敞亮两个世界

儿童研究,课堂教学的磨砺,教育科研的深入,教育情怀的修炼,所有的打磨,澄清了我对儿童、对语文教学的理解。

洞察孩子需要怎样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因为教师的喜好、眼光而忽视了儿童生命成长的节律,而化解小学语文教学成人化难题的首要任务是立足文本、研制适切的语文教学内容。从儿童的天性看雅俗,以儿童的悟性定深浅,视儿童的耐性取多少,就儿童的知性分先后,遵循儿童的生命节律,从儿童的立场和需要出发,立足文本,研制适切的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一条科学的语文教学之路。

深喻需要给孩子怎样的语文。语文教学要促进儿童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生长,因此,教学内容和它的呈现形式、教学方法一定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更要深喻作为专业教师需要给孩子怎样的语文引领,在两者落差间找到适宜的教学点,才能真正提升儿童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基于师父薛法根“指向言语智能”的教学主张,我发现遣词造句的正误、雅俗,谋篇布局的巧拙、优劣,是一个人言语能力及内在品格的整体反映,我称之为“言语品质”。言语品质就是作者言语智能的外化结果,它可以作为“为言语智能而教”的抓手。于是,我提出了源于师父又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言语品质,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断向着教学更深处漫溯。

(王晓奕,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教师,现为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