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诗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作家笔下的诗人

——读《苏东坡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是其在美国用英文完成的著作,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国内读者接触到的版本是张振玉先生的译本。本书按时间顺序,从苏东坡的童年与少年期写到他的壮年时期、思想成熟期以及流放生涯。

作者开篇就说:“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在林语堂眼里“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全书也正是沿着这样的定位,通过对苏东坡的作品以及与其相关的详实资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林语堂自己所喜爱的那个苏东坡。

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要看的就是“作者介绍”“内容提要”之类,这些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这本书的钥匙和方向。在这本《苏东坡传》里至少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所以是苏东坡,是有特定条件的。我以为读这本书,明确这一点很重要。

首先,他有一双好父母。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这无疑对苏东坡的文风是有重要影响的。

幼时的苏东坡在母亲教他读《范滂传》时问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东坡的弟弟苏辙,经常出现在苏东坡的作品中。“二人在家读书时,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苏辙则在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林语堂认为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作者自由创作时,能自得其乐,读者阅读时,也觉愉悦欢喜,文学存在人间,也就大有道理了。”我们今天读苏东坡又何尝不是因为喜欢,不是因为从中能够获取某种欢乐呢。

所以林语堂认为,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剂。

要了解苏东坡,同样不能忘记他是个“反对派”,而不是个“变通派”,苏东坡有自己的政治观点,且不容易被权贵们左右,更不会在他们之间斡旋变通,在政坛上自然只能落一个“徒劳掀搅,取笑四方”的结局。然而,这也正是苏东坡的难能可贵之处。

但我想说,想更好地理解苏东坡,光读《苏东坡传》是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去读苏东坡的诗词、散文、书画等。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人说这本书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也有人对这本书有相当犀利的质疑与批评。

这也正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在提醒我们任何一本书都是一家之言,作为读者,需要自己去思考,去取舍,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

要很好地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还需要尽可能地多读一点林语堂以及与林语堂有关的文字。比如他的写作主张是“清淡”“隽永”“甘美”,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等特点,如果我们去搜寻一下林语堂的人生经历,或许我们就会透过《苏东坡传》看到我们所不熟悉的那个林语堂,或许也就会慢慢体会到他为什么会这样来写《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