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助力育人方式变革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新教育,助力育人方式变革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奚亚英

编者按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创办于2007年,是一所伴随着新教育成长起来的学校。多年来,在校长奚亚英的引领下,清英践行新教育的十大行动,重塑管理、改革课程、变革教学,让每一个师生的天赋发光。如今,清英已从只有6个班级、216名学生、12位教师,发展成为有62个班级、2608名学生、178名中外教师的高品质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学校”“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中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本期版面刊发该校校长、教师讲述的新教育故事,以期为更多学校和师生开展新教育实验、推动学校发展、实现个人成长带来新的启示。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在朱永新老师的指导下,在新的起点、新的契机、新的使命中寻找新的突破,以转型升级来实现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

重构学校管理,整体提升育人水平

从“育人”到“整体育人”,是一种思维迭代,更是一种行动升级。新教育给我们的是“整体性”“大格局”的思维。

创生基于民族文化的教育哲学。我们提出“易教育”哲学,以“简易”为目标,“变易”为准则,“不易”为核心,探索教育的本质规律,把握核心,聚焦生长,坚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整体建构的原则,关注和促进每一个人的发展。

凝练基于育人本位的管理文化。新教育理念认为,学校里的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领导者。清英构建了“三会一院”(学校发展委员会、教师指导委员会、学生自治委员会与教育研究院),形成了多个集决策、管理、执行为一体的低重心组织系统,最大限度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孕育基于儿童视角的学习空间。朱永新老师认为“未来学校将变身为学习中心”,清英努力建构一所有趣的、好玩的、充满创意的、到处洋溢着儿童味道的“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我们把教师办公室变成了学习咨询室,把一间间教室变成了主题学习室。十二生肖园、国学馆、教材博物馆等,让个性学习悄然发生,使校园成了时时可学的生活岛;童话馆、STEM学习中心、CK小镇等课程基地,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使校园成了处处能学的课程场;多元智能为辅的阿福童之家,万物启蒙为核心的花果山基地,中华文化为根的汉字博物馆……让体验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使校园成了人人在学的交流圈。

建构基于自我实现的教师文化。三年来,清英构建了“清英教师价值坐标体系”,确立合伙人文化,形成超越合作的奉献关系;明确了工作理念,明晰了教师十大权利、义务与习惯;厘定了教师专业品格,并达成了行动的共识;亮出“做好自己,成就他人”的管理主张,让文化为教师价值的实现赋能。

整合学校课程,保障国家课程高品质实施

清英让课程真正打破“教与学”“师和生”的现实格局,以“自然发生”的姿态赋予课程独特而精彩的意义。

建构“七号课程”体系。学校即教室,清英将学校这个大教室命名为“第七号教室”,在这个教室诞生的课程叫做“七号课程”。以学生视点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从“我”与自身、“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个维度系统整合现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学生个性化发展角度进行分类,形成三大课程领域,即普适课程、专设课程、自创课程,三类课程互为补充。通过“联课+基础课”“自然班+走班”“必修+必选+可选”等多元共融的方式,保障国家课程的高品质实施。

推进“以学习为中心”的变革。聚焦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以“学而为己”“学习学”“教室里的学习变革”“非正式学习”为主题系统推进教学变革。通过研究“三学”(独学、对学、组学)“三展”(个展、协展、群展)易课模式,教师的角色从学科教师走向领域导师,教师的“教法”应学生的“学法”而生,系统跟进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学案、学程、学态、学果变化,真正实现易教育视野下的课堂转型、教学转变、课程转向。

建构“微社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新教育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以“微社会”建构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而又独特的发展。

以“社会形态”为范式,建立“地球村”模型。走出学校在管理中“警察”“保姆”的角色,让每一位学生为自己负责。在学校、部落、社区三级层面成立儿童自治委员会,鼓励每一个有想法、有能力、有担当的“基层公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竞聘岗位,通过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让儿童在提升自我的基础上有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更多的“为他者”。

以“社会文化”为驱动,打造“微社会”生态。在儿童微社会中,清英有自己共同的语言——童话,人人读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在经典童话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清英有自己的节日,中外文化节、儿童地球村日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根植爱国情怀,培塑民族自信;书包节、换牙节、单车节三大学生成长序列仪式,引领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清英有自己的体验基地,农场、邮局、医院、车站、超市、基金会、典当行、影院、保险公司、拍卖行、证券交易所等一系列的场馆设施,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儿童微社会”德育平台。

清英努力践行新教育理念,希望从清英走出的一群又一群孩子长大后,在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