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走心的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宁分校罗刚淮

“屡教不改”的现象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都存在,同样一个知识点,讲解过几遍,可有些学生犯错依然如故。那么,学生屡错屡犯的原因在哪里呢?根子其实就在教师那里,因为教师的教学未能让学生“走心”。

何谓走心的教育?就是贴近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教育,就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能力点的教学。知识点过难或者过于简单,学生也不会上心,自然不会感兴趣。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学,即使教师讲上10遍20遍,也不太能给学生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如此教学,自然是无效或者低效的,学生屡错屡犯也就不足为奇了。

笔者认为,走心的教育首先是悦纳的。教师悦纳学生,学生悦纳教师。师生民主,交流融洽,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唯有从内心深处爱学生,真心为学生好,才会用心有爱心,才会富有责任心,在教学中能审时度势,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对学生而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愈发尊重他,愿意对他敞开心扉,愿意主动打开智慧之门,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才会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其次,走心的教育是艺术的。有效的课堂学习必然是有思维深度参与的旅程,必然要辛苦,有毅力参与。作为教师,组织调控课堂的艺术,教学知识的艺术,设计学习情境的艺术,让知识生动起来的艺术,激励学生的艺术,营造赶帮学超的课堂氛围的艺术……都需要教师的智慧和用心。不管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还是利用传统的讲解等,因人、因材、因时势、因环境等而不同,最终实现有效又有趣的深度学习,这才是走心的教育。

第三,走心的教育是有成功体验的教育。在以学定教的时代,教师行为必须基于学生学的视角才具有价值,必须基于帮助学生学习成功,教学才算有意义。作为一节课的教学,倘若没有让学生有丰富的收获,便不能算成功。而学生获得知识的丰富,或者技能的提升,或者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解决一个难题、完成一项作业……都会获得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受,这就是成就感。这种成功的体验深入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尤其是刺激了他(或她)的成就欲望,其实就是超越自我的愿望。经常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他们就会不断得到激励和奋发,就会不断收获成功的愉悦和幸福。显然,这样的学生便会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其实,优秀学生就是这样长成的。

走心的教育当然还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视角来表述,但不管怎么说,走心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贴近学生,友善地引导帮助学生,尤其是能让学生获得成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也是有趣的教育,更是有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