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启动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常州启动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曹奕)近日,常州市举行“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启动大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下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需要的教与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为推进实验区建设,常州市将践行四种策略。一是组建智慧教学攻关团队,形成“学校自主—教研引领—技术支持”的团队协作模式;二是将智慧教育云平台、教育管理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开展精品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探索;三是以 100 个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为龙头,打造100间支持教学转型的智慧教室,培养1000 名助推信息化教学转型的骨干教师;四是落实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均衡发展,适度向乡村及薄弱学校倾斜。

据了解,常州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将指向五个领域:围绕基于数字化学习的课堂转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重构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提炼数字化学习范式;围绕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重点关注新型技术的课程价值,形成诸如人工智能课程、STEAM 课程等一批既具有技术前瞻又兼顾地域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围绕“AI+大数据”智慧评价体系建设,利用学业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生成学生、班级、学校、辖区的个性画像,构建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水平评价模型;围绕数字化学习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提量增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质增效等行动,对标江苏省智慧校园,持续优化校园智能环境;围绕数字化学习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通过机制建设、平台建设、融合创新等多种形式,创新教研的方式方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教研模式。

据介绍,通过实验区建设,常州市将汇集一批区域教研成果、校本研修成果和学校实践案例,凝练全学段、全学科、多场景的数字化学习范式;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体系化、结构化、普惠性的地方课程资源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实现跨学校的师生协作学习;提炼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高品质学校发展策略,构建可移植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