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溧阳市社渚中学赵洪香

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应该就是学生心底的那一抹冬日暖阳。温暖和煦,于不经意间点燃学生心底的希望和光。而这温暖既不像夏日的疾风骤雨,也不像秋日的炎炎炙烤,它更像是春风拂面的包容,抑或是寒冬暖阳的鼓舞。

克莱儿·麦克福尔曾写过一部令世界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摆渡人》。小说主要讲述: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因为与母亲无话可说,又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所以她决定离开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路上突发交通事故,她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此时,一个男孩(摆渡人崔斯坦)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而是特意在此等候。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命运就发生了无法预料的改变……它是一个小女孩的心灵成长史。因为爱的匮乏,她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穿越之后,因为爱的丰盈,她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引领回家,脱离无形的控制。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都经历过自己的“荒原”,而他以为那些独自走过的“荒原”,其实一直都有光的存在,那光可能是教师,可能是同学,可能是父母,也可能仅仅是一个陌生人。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必然要自觉地担负起那束光的责任,哪怕困难重重,也依旧牢牢抓住学生的手,引领他们走出自己的“荒原”。这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教师的使命和情怀。

袁隆平、张玉滚、窦桂梅、张富清……这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有的甚至获得了“共和国勋章”的殊荣。是他们有三头六臂吗?是他们都天赋异禀吗?是他们都含着金钥匙出生吗?是他们终身都有贵人扶持吗?不,恰恰相反,他们把自己活成了一粒尘埃,却成就了对国家对人民不朽的事业。他们低调、朴素、坚韧、执着,心系国家和人民,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切的悲悯和关怀。因为他们心里有大爱,所以才能几十年如一地不计得失、不计名利、勇于牺牲、甘于“平凡”。他们都是有爱心、有情怀、有温度、有强烈使命感的最美奋斗者。

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自己是学生触手可及的那束光,明亮、温暖,一直悬挂在学生前行的路上,不离不弃,坚守如一。不管遭遇什么,也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坚持为学生守住心底的希望,唤醒他们,呵护他们,引领他们,直到他们自己成为勇敢坚强的摆渡人。

我希望自己就是那种无论发生什么,都愿意终身引领学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