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浅议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淮安市清浦小学 陈军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学生走进校园,开始全新的生命体验时,教育注定会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尽管近年来素质教育一直与应试教育“缠斗不休”,但是,纵观当前教育背景,素质教育依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究竟应该如何走素质教育发展之路,真正培养出创新型的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我校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三原则为统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理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教育理念对教育改革具有主导性和前瞻性。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可有人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实质上还是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转变,没有领会到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陶行知先生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确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育人的定位,为学生成长奠定必备的基础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我校德育工作一直坚持一条主线——育人,同时抓好二个侧翼——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的能力,开辟四条渠道——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家校育人。我校大力弘扬“磨砺纯正心灵,创造快乐人生”的办学理念,以“正心乐为”为校训,以“快乐星期三”活动为载体,极力打造“正乐”教育。我们围绕“感恩、责任、诚信、自信、简朴、勤奋”这六个关键词开辟育人阵地,利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守则规范与《正乐礼仪》《童心育正》等校本教材,建立“立德树人”具体体系,引领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堂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应把重点放在“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上,重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事实上,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但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研究能力等素养得到提高。每学期我校都举行“两导一点”课堂教学比赛,即“教师做导演,教师做导航,学生做明星”,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作为快乐课堂的根本,把“善于倾听儿童的心声”“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作为快乐课堂的源泉。
课程的多元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使课程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课程资源,尽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快乐星期三”特色活动,每周三下午进行诵读展示课、大课间体育活动及各种社团活动。每到星期三下午,各种乐器声、歌舞声和操场上的欢声笑语汇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教师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只有教师善教,学生才能乐学。走好素质教育发展之路,必须以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我校积极实施“爱心、责任、敬业”三大核心师德建设,把“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用“感染”引领、用“读书”引领、用“研究”引领、用“评价”引领、用“文化”引领,倡导三种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梦想文化、行动文化和反思文化。
科学的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教育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后续环节,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评价观念,积极探索评价方法的改革,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我们将观察、讨论、展示、同伴或自我评估等手段与符号评价、认知评价、情感评价和成长记录袋等评价形式相结合,建立了学生素养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努力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全面而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增强素质教育整体健康推进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