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执念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心灵火花

父亲的执念

■宝华

父亲是那种对物质要求极低的人,曾经挨冻受饿的那一代人大抵都如此。但在农村当过多年校长的父亲,却十分注重家风的培养。

不断讲述兴衰起落的家族历史是他教育我们的主要方式。父亲口述家史的重要章节就是,我们这个家庭多灾多难,爷爷离世早,奶奶带着几个孩子在兵连祸结的荒乱年月里,日子过得艰辛难熬。

父亲读过几年书,为了养家糊口,十几岁就到了村小教书,早早地和奶奶一道挑起了生活的担子。代课收入微薄,一个钢镚都要掰成几瓣花。在生计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居然让我叔叔姑姑通过读书走出来,吃上了公家粮,捧上了牢靠的饭碗。

我们一家几口,全部收入的来源就是父亲几十元的工资,虽拮据窘迫,但至少温饱有了保障。父亲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满足,身上穿暖,肚里吃饱,在他看来已是大大的今非昔比。在那种鲜明的对比里,父亲总是知足常乐。

父亲对吃饭没有任何讲究,用家里人的话说是不嫌饭孬。天天重复、不变花样的简单饭食他也能吃得津津有味。以前的厨房统称锅屋,大都是土坯垒成,柴门小屋,里面砌有一大一小两个锅台,大锅煮饭,小锅炒菜。当然必不可少的还存有一大堆柴火。一到冬天父亲总是坐在挨着灶台的地方,坐在酥软的柴火堆里,手捧饭碗,专注地吃饭,灶膛里柴火的余烬把他脸烤得微微泛红,这时他会把棉帽摘下来,漏出脑门上的一层细密的汗珠。父亲很少吃菜,大多只是一心一意地喝红薯稀饭,并发出响亮的嘬饭声。他肯定认为大冬天有饭吃已经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每每吃饭时,父亲口述家史悠然开讲。特别是我对饭菜挑三拣四的时候,父亲的讲述更是对症下药,不失其时。父亲有关苦难的记忆多半是和挨饿有关,那段经历让他刻骨铭心,形成了他根深蒂固的生活态度。他每讲述完后都要抚今追昔一番,言语之间都是对温饱日子的珍视和满足。

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的承包地父亲一直种着。村里有人放弃土地进城安家了,他总不以为然;家里人不管谁有了类似想法总让他心生不快。他的观点是:囤里有粮,心里不慌。外边几亩地,家里几囤粮,叫他睡觉踏实吃饭香。即使每月按时到手的工资,也丝毫不能改变他的思想。

用父亲的话说,不愁吃穿的生活已是掉到了福窝里。“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熟悉这句古语。其实他用尽了一生时间,身体力行地为这句醒世格言作注,这就是他坚定的人生执念,固若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