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设计学校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为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设计学校

■崔允漷

“丰田模式”在全球得到广泛关注,并且越是处在经济危机之时,越是受到追捧。丰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立了一个正确的“流程”。丰田公司总裁张富士夫谈到丰田成功的原因时说:“是所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的制度,此制度必须每天以贯彻一致的态度实行,而非只是一阵旋风。”这种集合各要素形成的“制度”,就是公司的一个运行“流程”,而所谓变革就是对原有流程不断修正、完善,并能“持续改善”。这一集合各要素建造“流程”的过程,就是一个“设计”的过程。

表面上看,丰田的成功是“流程或制度的设计”,其实,其背后的学理是极具普适性的“设计思维”。设计思维,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而被广为接受与传播,它得益于1987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彼得·罗出版的同名著作《设计思维》,该书为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实用的解决问题程序的依据;作为商业领域的宝典,它得益于2005年大卫·凯利在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成立的哈索普兰特纳设计研究院。该研究院旨在培养复合型、以人为本的创新设计师,研究人员由跨学科跨行业人员组成。研究院的教学方法也异于其他机构,不提供学位教育,学院没有常规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学生,课程向斯坦福大学所有研究生开放,强调跨院系的合作,其宗旨是以设计思维的广度来加深各个专业学位教育的深度。

短短几十年,设计思维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譬如医疗保健、可持续发展、教育、城市规划、新产品、服务开发以及经济发展等。设计思维迅速在全球商业战略上成为重要理论,影响了诸多企业,使之争相将其作为创新方法论。

然而,可能有人会质疑,设计思维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答案显然是No!设计思维是以人们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为目标,依据文化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创意设计与实践。它倡导以人为本的问题解决方法论,即从人的需求出发,多角度地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6年前,美术教师出身的陈平走上校领导的岗位,并成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真是缘分,我受江苏省教育厅的聘请,成了他的指导教授。记得有一次,他告诉我,他对学校的设计特别感兴趣。我想,这不是很正常吗?一个美术老师不关心学校环境的美感,不关心学校视觉识别系统(SVIS),谁来关心?当时我真的没多大在意。可是,上个月,当他将准备了6年的书稿《设计学校——学校变革新动力》发给我,我浏览之后,感到非常惊喜,因为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此书完全超越了我的知识所及,颠覆了我原来的认识。他说的设计学校远远不是SIS(校园文化建设系统)、VIS(视觉识别系统)之类的设计,而是已经提升到用“设计思维”来变革、管理学校,把设计当作学校变革的方法论……这让我对此不熟悉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主动承担该书中一些外文人名、著作名、机构名的编译(有些我也不懂,故请教了6位朋友),主动查找相关文献,自觉地去学一点设计思维……我完全赞同陈平的观点:学校变革亟须设计思维,以人为本,移情立场,需求出发,多元视角,迭代变革,追求更好。

针对我国中小学的现状,我们非常需要将儿童置于学校的中央,秉持儿童立场,研究、理解、洞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为儿童设计学校环境、规章制度、课程教学、文化氛围。至于陈平是不是第一个倡导这样做的人,我没有考证,但我坚信,校长理应是学校的设计师,设计思维一定是学校管理者的核心素养之一。

设计学校,这不仅是一个开创性的领域,更是一个引领性的话题!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本文摘编自《设计学校——学校变革新动力》序言)

《设计学校——学校变革新动力》陈平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