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在无声世界唱响爱的旋律
不久前,李公治被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联合评为“十佳港城好老师”。24年来,她扎根苏北农村特殊教育行业,在无声世界唱响爱的旋律。
1996年,不满20岁的李公治走出大学校门,投入连云港市赣榆特殊教育学校怀抱。一个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刚来到特殊教育学校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时,大多不会洗头、洗澡、洗衣服、叠被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作为班主任,李公治就肩负起了母亲的职责,手把手教他们洗衣叠被,帮他们洗澡洗衣服。哪个学生病了,她总是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医院,回来后又细心照料……
2006年,李公治担任一年级培智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任务。在普通学校教学生认字时,老师只需要在黑板上写上字,带着学生去写去读就可以了。可在这里,她要握住学生的手,手把手教他们写字,还要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说。写一句平常的问候语,她往往要教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
“无声的唇间,手语在歌唱。是您让我们的世界有草的翠绿、花的芬芳,让我们的人生里有灿烂的阳光……在我的心里,您就是母爱的化身,两者是重叠的:老师就是妈妈,妈妈就是老师。”这是教师节时,一位走出校门后从事特殊教育的女生写给李公治感谢信中的话,这也是对李公治最好的赞美。
教学工作虽然辛苦,但她毫无怨言。当听到那一声声含混不清的“老师”时,她常常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现在自己多付出点,孩子长大后就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减少家庭的负担。”家长们对孩子的每点进步都记在心上,他们经常夸李老师在教学上有办法。有的家长问:“李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灵丹妙药,让我的孩子开口说话了。”一谈起李老师,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24年来,李公治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孩子渐渐康复,渐渐长大。毕业后的他们,可以唱儿歌、讲故事,能成家立业,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家长们交口称赞,是李老师帮助了孩子们成长。但李公治却说,是学生让她变得更加细心、更有耐心。与学生为伴,让她成为一个更温柔、更善良的人。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李公治还坚持读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于永正等名家的著作。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港城名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园丁、市师德模范、市“333工程”培养对象……一本本证书、一个个荣誉、一句句赞语,是对李公治倾情特教、无怨无悔的回报。她朴实、平凡,但她用傲雪寒梅的性情,用绿叶般纯净的爱,让无声世界里的孩子生出可以翱翔的翅膀,开启新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