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化作春泥更护花
池振龙

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
当了近40年老师,做了近30年班主任,带了20多年毕业班,他把人生的宝贵青春都献给了教育,教书育人成了他这一生的事业追求,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他,就是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教师池振龙。
1983年,高中毕业的池振龙,怀揣对教师职业的敬畏,考上了原淮阴市合同制教师岗位,实现了当一名老师的愿望。一路走来,他辛勤耕耘,在工作中体味做老师的艰辛与快乐,享受着为人师表的付出与收获。
他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有一名学生,是学校中途转来的插班生,患有先天性癫痫,在安排他去哪个班级就读的时候校长犯了难。池振龙主动说:“来我们班吧。”这个学生心理负担大,开学之初,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经常逃课。池振龙就用爱心感化他,用真心疏导他,仅仅一个学期的时间,这名学生就慢慢融进了班集体,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好学生。
疫情期间,池振龙每天都要打很多电话,了解孩子们在家生活和学习的情况。他每天坚持走访近20个学生家庭,开展线下辅导、家长沟通等工作。路远的学生,他就通过电话和微信与他们保持联络,还通过视频与家长交流。
为了锻炼提高班干部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池振龙和其他课任老师一道,经常深入学生之中,结合班级实际,制订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在管理班级方面,池振龙选择了“放手”,给优秀的班干部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做班干部,让他们配合其他课任老师共同管理班级。他带领的班级总是那么和谐、团结、积极向上。
网络时代,孩子们接触到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给教育带来了方便,但也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难题,尤其是农村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许多留守儿童。为了让孩子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池振龙用真情和家长进行耐心的交流和沟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池振龙是平凡的,平凡得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近40年来,他没有向学校提过任何个人要求,学校需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讲条件,更不讲回报。他说:“一名合格的老师,就要对得起这份光荣的职业。我不求任何回报,只要我教过的学生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将来遇到我的时候,能喊我一声‘池老师’,我就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