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扬州如何上好这堂“救命”课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

请看扬州如何上好这堂“救命”课

■通讯员 田文荟 记者董康

心脏骤停的危急时刻,心肺复苏能救命!教育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70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已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而在去年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规定,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那么,目前扬州市各个中小学是如何开展这项课程的呢?

记者从扬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该市各校基本都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到室内体育课教学中,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传授重点。

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的体育课上,课前教师正带着学生做热身运动,并再三提醒学生,不舒服就暂停节奏。竹西中学下午的社团课上,体育教师变身“急救员”,向学生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还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讲解和示范。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里,学校的急救课有大课小课,大课在大礼堂里开展,邀请市急救中心专家等走进学校做专业讲解,而小课则在日常体育健康课的室内课里开展。

“把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对全面提升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非常有意义。”扬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说,急救培训是一项重要技能,制订校园急救培训方案要根据年龄阶段特点,讲解的难度也会不同。比如面向小学生,就常讲心肺复苏、AED的使用、常见意外伤害处置的相关理念等,到了中学就会重点练习技能。

今年9月,由扬州市卫健委、市教育局主办,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扬州市急救中心共同推动的扬州首家“扬州市急救科普示范学校”落地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该校正式将急救知识、健康知识纳入学生必修课。

“我们每周在固定时间去学校上课,历时半学期。”扬州市急救中心科教培训科副科长陆继妹介绍说,他们根据学生年龄及专业特点设置课程,其中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急救技能,“这三种技能是针对抢救时间有非常严格要求的极危重症病人的,人人都要掌握。”此外,扬州市急救中心还根据学生特点,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科普化的知识普及。

陆继妹告诉记者,在示范校的所有学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后,扬州市急救中心还将举行“理论+实践”考核,考核过关才算达标。随着急救课程的日趋完善,该中心也建立了基本教学框架,未来将辐射更多学校,真正实现“救”在身边、“救”在自己,助力营造文明安全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