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每个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

■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 武燕

我是学校的兼职心理咨询师。经常有学生主动找我说些心事,我也乐意倾听他们的故事。

一天课后,班里一名腼腆的男生来到心理咨询室,开门见山:“老师,我妈不让我谈恋爱。我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但是她不理我。”这让我很意外。“那就不是谈恋爱了,只是你喜欢人家。可是,为什么是老妈不让你谈恋爱呢?”他说他给女生发消息太多,女生嫌烦,女生的妈妈打电话告状,老妈知道后让他先以学业为重。

听起来,这好像是个表白失败的故事。我教他有一年半了,对他比较了解,他上学期身体不好,期末请假近一个月。对于他而言,有很多事情可能更紧迫,譬如他的身体、成绩、人际关系,而今天他突然将注意力放在了一名女生身上。

我询问他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他告诉我,很难受,因为被那名女生忽视了。“在其他人、其他事方面有这种感受吗?”“没有。”我暗暗高兴,因为他去年还因为家里有个优秀弟弟而失落不已。

“那名女生做些什么会让你感觉好一些呢?”他说,希望她能够给他一个回应,比如面带微笑、提供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回他信息等。我们一起分析这些在他看起来一点也不过分的要求,对于那名女生来说有什么困难。假设在课间,这名女生面带笑容,从自己座位上穿越半个教室来到他面前,耐心地为他讲解数学题。他想到这,就说:“太搞笑了。她要是这样,我们班同学一定以为她在追求我呢。她和我一样都是自尊心很强的人,绝对不会那样做的。”想明白这些,他也就放下了那些不合理的期待。

“你喜欢那名女生什么?”“学习好,体育好!”“假设,现在有另外一名女生,学习好,体育好,长得也好看,你有没有可能喜欢上这名女生呢?”“可能吧。”“也就是说,你喜欢的是一类人,任何符合这些标准的女生你都可能喜欢。”他点点头。“那如果你恰巧是一个女生喜欢的类型,她现在喜欢你,当然,她也可以喜欢别人,你愿意接受她的表白吗?”他若有所思地说:“好像有点儿不舒服。”

有了这些基础,我和他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为什么他喜欢的女孩是这样的。男生慢慢明白,这和他对自己的期待是有关系的。他心里有儿时做大手术的阴影,深深的自卑感一直都在,这让他很无助。于是,他将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映射在别人身上,便会产生认同感,恰巧又处于青春期,他以为这就是对异性的爱慕。

我跟他讲解了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看他有些似懂非懂,就举例说:“假设你周一英语默写得了55分,周二50分,周三45分,周四30分,周五50分。一周下来,你对学习英语有什么感受?”他认为自己再也学不好英语了,可能就不学了。我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一种通过学习形成的对现实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现状。”他低下头说:“我就像实验里被电击的小狗,很难受,只顾得哀嚎,却不知道逃走。”

看到他的样子,我很心疼,问他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改变现状。他点点头。首先,我们确认了小狗在被电击时是可能逃脱的,英语默写不及格是可能改变的,让他坚信了改变的可能性。其次,我们又分析了他的现状和期待,一起制订可行性目标。再次,我们又明确了一些实施方法,帮助他解决了学习上急需改正的问题。整个过程中,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从紧张到放松,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看起来好多了。我教给他一些放松身心的办法,建议他每天坚持通过深呼吸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我在这名男生身上看到了许多孩子的影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学业上、人际关系上的挫折,有一部分孩子会就此沉沦。如果有教师或家长“拉”他们一把,帮助他们重新审视生命状态,孩子的发展方向也许会截然不同。我还想到,那些爱得轰轰烈烈的少男少女们苦苦追求的也许只是被认同、被需要……他们不知道,那些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爱,其实自己就可以给自己。我们要告诉孩子,好好爱自己。我们在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充满自信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

每个孩子都应该遇见最美的自己,这是每个教师、家长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