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研的三个“转身”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学校教科研的三个“转身”

■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朱志军

为教科研而教科研,教科研与教育教学脱节,教科研成为学校的一个“盆景”或是“面子工程”,是一些学校教科研存在的问题。那么,学校教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答案无疑指向教育教学,教科研应该为教育教学服务。

笔者在一所农村小学工作,学校有近60名教师,对教科研抱有热情的教师也只局限于部分。因此,摆在学校面前的有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发动和调动广大教师,力争全员参与教科研;二是如何避免教科研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研究层面上的“高大上”,而实际上仍是“老路子”“旧模式”。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教科研一定要立足校情,要把教科研与教育教学真正结合起来,做到和谐共振,用教科研的“水涨”带动教育教学的“船高”。也就是说,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困惑、真问题交由教科研,用教科研指导、促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打通”学校教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务求做到以下3个“转身”。

从个人到人人的“转身”。过去,我们往往根据当下教育热点提炼教科研课题,学校挑选部分骨干教师组成课题小组,展开研究。这种“精英式”的研究,其结果是让一少部分教师“先富起

来”,大部分教师则“袖手旁观”。怎么办?我们降低教科研的“身高”,将教科研落脚在校本化、草根化上,即要求教师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问题,比如针对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学生良好习惯如何培养?我们以“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为统领,针对这一大主题,教师可以分解出若干小课题,比如学生不良习惯的整体观察、不良习惯的成因追溯、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法等。过去,教师申报课题,从组织申报到立项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流程。为此,我们删繁就简,课题的重点在3个方面:研究什么问题、怎么开展研究、怎么解决问题,也就是关注目标、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单打独斗”,也可以“抱团作战”。这样的“转身”,一改课题研究“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面孔,让广大教师开展教科研力所能及,消除了排斥心理。

从长线到短线的“转身”。教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待研究成果“瓜熟蒂落”后,再指导运用于实践,一般在两年以上,其中还有人员变动,这使得研究及转化都“大打折扣”。如何破解?我们变长线研究为短线研究,追求时效性,但不是急功近利。事实上,一些小课

题研究完全可以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完成。只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求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小策略、小方法,解决了现实中的难题,哪怕是一点突破、一点成效,我们都予以认可。学校组织人力评价、分析其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重点是可借鉴和可操作。由于教师的研究是基于学校的实际问题、是学校这样一个“小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所以容易引发教师的共鸣,从而实现了某一个教师或某一个小课题研究成果的“最大化”。

从被动到主动的“转身”。教科研工作的主体是教师,一线教师平时教学工作任务较重,对“附加”的教科研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一个好教师必定是乐于钻研、善于思考且热爱教科研的。如何改变教科研工作由学校“强制性”要求、教师“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我们一方面搭建平台,给教师展示的空间,比如定期开设的“一线讲堂”,让教师交流研究所得、分享成果、共享智慧;另一方面,我们按学期进行教科研成果评比,每一个教师既做运动员也做裁判员,放大教师的荣誉,肯定教师的价值,学校全力满足教师精神层面上的“自我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