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背着书包来,带着技术走
——扬州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侧记
■见习记者王小亮通讯员 沈娟
面对有口不能说话、有眼睛却看不到天地颜色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找寻未来出路?近年来,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尝试破解这一难题,大刀阔斧进行课程改革,从文化课向职业教育拓展,打通向上升学渠道,让残障学生掌握生存本领,找到自身价值。该校“背着一只书包进来,怀揣一门技术出去”的办学思想,成为全国特教学校开办职业教育的样本。
董月梅是扬州特校实训处主任,做了28年特校教师的她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时,每年的毕业季都让她感触颇深。告别仪式上,学生哭,家长和老师也哭,大家抱成一团,依依不舍。”
眼泪的背后,是眷恋,更是担心和迷茫。校长程祥说,这些“折翼天使”在校期间得到各方关注,但毕业之后出路在哪里,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很茫然。缺少参与社会竞争的手段和谋生技能,残障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简单的劳动工作,收入低下,生活困难。
“残障孩子不光要有文化知识,还要有生活技能。”2003年,扬州特校率先在国内开办职业教育。其间,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又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可循,全凭学校一班人摸着石头过河。
比如,缺少合适的校本教材。对聋盲学生来说,普通职业学校的教材理论偏深、技能训练目标讲解不透,不符合其认知特点。于是,教师们开始动手编制。该校教师孙宁峰回忆,当时她和其他教师一起认真研读初中和普通职校教材,反复琢磨,根据聋盲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历经3年对相关职教教材进行改编,共编撰11册职教校本教材,解决了“教材之困”。
今年2月,全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扬州特校43名毕业生已全部被扬州各大企业“预订”。还没毕业就找到“饭碗”,这与该校针对特殊孩子开设的精准专业密不可分。
程祥介绍,聋盲孩子虽然有生理障碍,但也有“缺陷代偿”形成的生理特长,比如聋孩子有超常的视觉辨别力和动手能力,盲孩子有敏锐的听力与手感。为此,学校面向聋生开设服装、烹饪和刺绣等专业,面向盲生开设按摩保健、足疗和声乐器乐表演等专业。这些专业既符合扬州地方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发挥聋盲学生生理特长,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率达100%。吴晶、谭伟海和侯劲松等13名毕业生被中残联艺术团录取,成为残障学生高端就业的典范。不少毕业生还投身创业大潮,带动更多残障人士就业。
为满足部分毕业生继续深
造的需求,2006年,该校开设第一个升学类班级,并开发相应课程。3年后,第一届6名毕业生全部考入高职院校。在全国单招单考中,该校连续多年对口单招录取率达100%。“在职聋人教师吴耀宇、吴琨和姜健等7人,都是学校培养、外出读大学回归的优秀学生。”对此,程祥非常欣慰。
为积极落实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这两年程祥带着一班人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主动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对接,探索融合教育,让残障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2018年,第一届融合班烹饪专业在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成立。
不仅如此,该校坚持把开放合作办学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加大校企地合作力度和深度,有效提高了残障学生就业质量,也为企业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程祥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一直“跟踪”从学校走出去的800多名毕业生,看到他们有体面的工作,有尊严地活着,他觉得学校这条改革之路“走对了”。对于学校未来的蓝图,程祥心中有一盘棋。他说:“学校将继续研究特殊孩子的成长规律,实施扬长教育,精准培育,向上打通残障学生继续深造的渠道,多维度提升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