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初心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守望初心

探索实践

■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钱恂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深知教书与育人并重,两者不可分离。

2012年,我初遇公益,与三五友人,前往贵州黔东南进行了为期10天的爱心公益行,在深入寻访的过程中,所见所闻唤醒了我心底的善念。回校以后,我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与学生分享我的公益见闻,他们跟随着我播放的视频、图片,沉浸其中。

在视频中,学生们看到了一位身患眼疾的女孩,听了她不幸的身世后,纷纷提议想要帮助她。于是,我和学生们一同筹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义卖活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那位女孩的眼睛最终得到了医治,如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灿烂的笑容再次出现在她的脸上。

那一刻,公益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里悄悄地萌发。往后的每个月,我们会定期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如去金南山老人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包馄饨,打扫卫生。又如深入社区,擦一擦公共健身器材,拾一拾路上的烟头纸屑;利用每年暑假去偏远山区走一走,与当地的孩子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这一切看似平常的行动,却成了我与学生交流、互动最愉快的时刻。

原本班上的一些让教师费神、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小调皮”们,也在一次次的公益活动中慢慢地发生蜕变。孩子们学会了宽容,不再因为小事与同学斤斤计较;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找各种理由搪塞;胆子也大了,社交能力也变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不再难开口……我

想这种种的改变都来自公益,来自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

2017年,在“德泽”文化的引导下,我校“公益课程”体系开始全面架构,我们组建了公益团队,依托高校资源开启了“公益课程”校本学材的研究,利用每两周一节的班队课用好《爱心益点行》校本学材,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以“公益”为主题,开展了解公益、践行公益的讨论和交流,建构了“公益教育课堂范式”,公益课程已成为我校“德泽”文化浸润下学生的必修课程。

有人曾问过我:公益活动和公益课程在育人上有何不同?通过2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公益课程的育人效果总体优于公益活动。首先,公益课程完善了育人的模式,课程以“行”为基础、“知”为指导,通过认

识、实践、再认识的循序往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以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其次,公益课程是完善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和体验、磨炼品质和意志、增强学习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修养和理想抱负水平、培养完满个性的人的过程。再者,公益课程具有科学的逻辑性、完善的系统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如今,我校的公益课程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在一次次的公益讨论及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公益品质在逐步养成。同时,也初尝到助人的快乐,感受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

回望公益之路,已然走过八载。在课程建设前行的道路上,我们栉风沐雨,但我们依旧守望初心,我们坚信“润物无声,花开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