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 在“道德生态”建设中探寻高品质示范高中发展之路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 在“道德生态”建设中探寻高品质示范高中发展之路

学校报道

■本报记者董康

校园生活广场

研学之旅

“道德生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认为“道德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道德生态就如同自然生态系统,能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并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得以稳定存在和发展。”“道德生态”的构建及其功效的发挥,需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协同和整合内外环境及有效资源,构建为一个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和谐生态,具有系统性、开放性等属性。“道德生态”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直指“人”的培养和发展,更加关注的是“立德树人”。


邗江中学校长蒋拥军告诉记者,在“道德生态”建设中探寻高品质示范高中发展之路时,该校将德育、课程、教学、教师作为支撑高品质示范高中发展的四大支柱,丰富学校内涵发展,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体现了更高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


伙伴共生—— 德育内生“精彩”


经过60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与发展,邗江中学在传承“道德课堂”和“成长教育”办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发现精彩的自己”的办学新理念。新时期,基于“道德生态”视角,邗江中学在“发现精彩的自己”办学思想指导下,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遵循,坚持德育为先和五育并举的导向,推行“伙伴共生”的德育新行动,开辟了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路径。


在“伙伴共生”德育行动中,“伙伴”的内涵表现为涵盖“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等在内的碰撞、交流、引领和示范,进一步促进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共生”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伙伴”在生存与发展方面的互助,而更多地指向在理念引领、机会均等、路径选择和目标达成等方面实现共生、共融、共成长。“伙伴共生”德育行动的实施,旨在让每一位师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发现自己的精彩,成就最好的自己。


从施桥褚家坝旧址到百祥路现址,再到西区新城建设中的新校区,不论身在何处,邗江中学始终精心营造“无言浸润”的育人氛围,校园处处皆为德育课堂。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有机融合,设计了众多独具“邗中元素”的德育物型场景。“日新”大道横卧向阳湖,“行知”书院的传统院落层层递进,“杏林剧场”和“读书林”巧借地势落差,打造出诗画情趣兼容并蓄的气质空间。老邗中独具特色的荷花池、行知院、读书林、雕塑石碑等德育文化标识,在现代化、园林化的空间布局里熠熠生辉。这些动静结合的空间彰显了相融共生的德育文化氛围,为学生“构筑德育对话空间、实现伙伴共生、发现精彩的自己”奠定了坚实的物型场景基础。


邗江中学每年都举办“光荣与梦想”开学典礼、“青春放飞”十八岁成人仪式庆典活动、“荣誉与责任”毕业典礼、“校园十大杰出学生”评选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将梦想精神和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活动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涵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的吴优同学如今回忆起当年那场近2000人参加的十八岁成人仪式活动时仍激动不已。她说:“鲲鹏有志,梦想无涯。三年邗中奋斗的美好时光里,成长的欢笑、拼搏的汗水、感恩的泪水融汇交织,凝结成我心中对于成人成才的深刻记忆,汇聚成担负责任的巨大力量。”


创造可能—— 课程外驱“精彩”


在邗江中学教师眼中,课程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第一要素,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邗江中学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建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校本化课程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该校“十五”期间构建了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道德课堂”课程体系。“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丰富拓展形成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大课堂”课程体系。“十三五”期间,该校从课程内容、社会需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维度,探索形成“道德生态”下的课程体系,即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和开发,形成以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以校本课程、学生社团为主体的拓展性课程,以项目式学习、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为抓手的创新性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选择,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得到最好的发展。


邗江中学特别支持和鼓励课程的开发和创新,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开发针对不同学生和学业需求的多样化课程。


据领导力社团指导教师王佳曦介绍,创建于2017年的中学生领导力社团以项目式学习为依托的研究模式,为中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和回报社会创设机会,为国家发展培养卓越领袖人才提供实践可能。领导力社团虽然年轻,但已迅速成长为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社团,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社团先后荣获扬州市校本课程评选一等奖、江苏省“百优社团”等荣誉称号,多次参加国家级比赛获特等奖、一等奖,社团成员近20人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个人单项奖。


参加过第十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的崔文涛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时说:“领导力并不是精英者的专属修养,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具备的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尽管书本知识学习很重要,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经验,但这些都是间接经验,而领导力展示会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直接参与社会,获得直接经验的途径。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遭遇挫折,但责任意识、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却会‘越挫越勇’。领导力的培养和历练不仅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和合作能力,也有利于我们中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锻炼和培养个人的综合素养。”


目前,该校正在不断完善“中学生领导力”“高中生生涯规划”等精品课程,并加强省级英语课程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蒋拥军说:“未来结合新校建设,邗江中学将再积极申请多个省级课程基地项目,形成‘群聚效应’,发挥‘集聚优势’,让学生在特色课程的体验中绽放别样精彩。”


激活思维——教学共享“精彩”




蒋拥军认为,发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学科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充分认识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过程,是师生生命意义不断显现,追求精彩生长的过程。新一轮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学科选择权。蒋拥军说:“自由选择的背后是学校势在必行的教学改革。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课堂教学要高效,学生学习要有深度,教学有效达成的关键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该校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自主·导学’教学规则构建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成果,课堂生态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


在“互联网+教育”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等背景下,该校又开始实践“混合式”教学,给“自主·导学”课堂添加线上学习的无限可能,着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教学样态的变革和实践,让邗中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该校“混合式”教学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省特级物理教师高正球介绍说:“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混合式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形态的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相融合的学习环


境。利用校园智能化、全网通的先进装备,依托校园学习云平台,每名学生配备智能学习终端,在教室就能就地转换线上、线下学习场域。”


该校指向高阶思维的“混合式”教学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环境,把线下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融合互补、相互赋能的教学体系,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追求卓越——团队共建“精彩”


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师范时提出了“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这一主张。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好教师”是学校的灵魂。邗江中学现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江苏省教学名师1名,正高级教师7名,省特级教师9名,市特级教师6名,市学科带头人40多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教师、做学生引路人等指示精神,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卓越教师队伍,该校结合发展实际,成立了名师引领、青年教师参与,以培训学习、项目研究、课题研究等为实践方式的“未来卓越教师”发展团队,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着重培养一批师德修养高、理想信念强、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实施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十三五”期间,该校中青年教师申请立项的省、市级课题共计12项,其中聚焦“自主·导学”教学规则构建的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实现了全员参与、全体研究、全校实践,项目组成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共发表论文近40篇。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在知行合一的探索过程中,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技艺、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班主任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批市级名师和骨干教师。


2019年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邗江区学科带头人易劲老师分享参赛经验时说:“如果你想让教学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需要走到教研相长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该校“未来卓越教师”的团队建设正集聚优秀导师,带领更多青年教师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主动发现、成就、创造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