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环境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部标志,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照镇江市教育局的部署,结合发展规划,我校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将食堂后面的一块5亩左右的荒地,建设成了集体验、探究、育人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地——璞园。璞园营造了崇尚自然、向善存真的育人氛围,让“璞文化”在校园里有了物化呈现。我们还借助校安工程、现代化先进学校和数字化校园创建等时机,新建了一批数字化实验室和各类课程专用教室。随着场地和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得到了充足的硬件保障。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完成绿色生态节约型校园建设,充分体现了自然纯朴、简单真实的“璞文化”内涵。

多举措提高学生素养

我校严守“行为规范示范校”标准,通过编写德育读本、拍摄“养成教育一日常规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教育资料,并以日常规范、“五星”争创、“八好”教育等项目为抓手,形成了“制定措施,完善内涵,强化落实,检验成果”的完整管理流程。同时,我们针对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他律、合律、自律的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学校还通过开展“璞韵芬芳”经典古诗词演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搭建舞台,展现了“璞文化”熏陶下的索普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还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设立多元评价机制,努力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学生,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全方位助力教师成长

琢璞成玉,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组织和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培训,通过“微课题”“微讲坛”“索普书吧”等“微系列”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为了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引导教师向“一专多能”转变,我校制订了教师三年发展规划,帮助教师建立个人发展档案,重视培养和考核骨干教师,从而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我校还开展了有关积极情感的课题,引导全体教师努力成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富有爱心、阳光敬业的好教师。面对青年教师逐年增多的状况,我校成立了“璞韵行知”成长社团,每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全方位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璞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群策群力,上下一心,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幸福快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步形成。

文化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以“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彰显了学校独特的治校风格,更使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一块块质朴无华的“璞石”正逐步变成润泽闪亮的“美玉”,为学校的发展增添光彩,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