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谋划 因校制宜 共建共享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统筹谋划 因校制宜 共建共享

——集团办学背景下学校劳动教育一体化探索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张怿韵李伟平

盘活师资,实施专业教师校际交流

科技种植、开展未来劳动样态研究等提供支持。

集团关注各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投入与效能,更好地支持集团各校不断深化劳动教育的现实需求,推进校际共享,促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多样化发展。

劳动教育是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关系个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更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如何让劳动教育真实而有效地发生,如何立足实际、盘活校内外资源开展劳动教育等问题,成为当下学校劳动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蒙孩子的职业劳动意识与感知,该课程群由三级子课程群组成,初级课程为“四季种植”“生态养殖”,中级课程为“乡情美食烹饪”“678创客空间”“一体化营销”,深化课程为“自主创业开发”。

在集团顶层设计及专业引领下,劳动教育课程群既顺应成员校特色发展需求,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让各校的劳动教育真正生“根”且可持续发展。

合中有分,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群

集约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为了既满足校本化实施劳动教育的需求,又避免高投入的建设重复、闲置浪费,教育集团对于各校的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加强统筹共享。

常州市华润小学随着劳动教育的推进,建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园”——湿地区、水培区、土培区、智培区;生活体验和职业体验融通共生的“生活区”——食育体验中心、互联网+体验馆;具有未来视野的“劳动博物馆”——展馆分为古代区、现代区、未来区等几个展区。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仅可以承担本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还可以为集团其他成员学校学生体验

师资建设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校劳动教育均衡化发展,教育集团结合各校实际,推进校际师资共享。

常州市虹景小学是“全国M35创客教育联盟学校”,该校有一名教师积极探索创客教育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集团的组织引导下,该教师组建了“猫友汇”网络工作室,通过网络工作室实现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分享劳动教育创新举措。随着研究的推进,该工作室吸引了更大范围教师参与,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目前超过2000人“关注”。集团专业教师交流缓解了新建校师资相对紧缺、外出培训针对性不强、校内研究一时难以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在劳动教育上各有优势与特色,对此,集团采用“合中有分”推进策略。“合”是指有共同的要求——符合集团理念文化特质的追求,集团落实顶层设计;“分”是指差异化的路径——尊重各校区的阶段推进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借助集团专家团队蹲点指导引领,各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群。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地处凤凰新城开发区,学校结合周边开发区资源、家长资源(各行各业基层劳动者为主)以及社区特有的地方特色文化职业等开发了系列职业体验课程,以“职业(创业)体验”课程群启

高质量展开的现实困难。

导向引领,开发共享劳动教育评价平台

为更好地落实体现劳动教育特质的多元评价和综合考查,更好地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功能,集团课程评价体系融书面评价与网络评价、有效性评价与教育性评价、共同标准评价与个人差异评价于一体。集团经协商,由在评价项目有较好研究基础的成员校落实评价平台开发共享任务。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开展了十多年“秀(Share)客”教育研究,建设了“学生成长博客”网站(全国主题网站评比一等奖),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一个独特的电子成长记录袋。在推进劳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借助已有研究基础,开展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和多元成果展示性评价。清明时节,踏青挖野菜,尝试煎年糕,植树添新绿;端午时节,剪下艾草叶,动手包粽子,巧编鸭蛋袋;重阳时节,打扫整理乐奉献,蒸糕煮蟹懂孝敬……劳动教育系列活动的文字、图片、视频,配上诗词歌赋,通过评价平台,秀出了每一个学生的劳动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