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宝应县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侧记

■见习记者王小亮 通讯员陈燕生黄秀祥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在宝应县教育局副局长陆钰看来,简单却富有哲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劳动教育意义,“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和技能是在劳动中形成的”。

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作出详细指导。记者深入宝应采访后发现,该县围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现劳动教育多面开花,交出一份宝应新劳动教育“答卷”。

三方联动,共绘劳动教育“同心圆”

“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多样化、多维度的”,陆钰认为,“校内外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所以我们紧紧抓住‘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根主线,将劳动教育从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其中,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家庭发挥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社会发挥支持作用,利用各类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

“孩子做了一桌子菜,又忙前忙后地递送碗筷,瞬间感觉孩子长大了。” 疫情期间,对于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中学生父母们来说,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校长任健告诉记者,该校开展“我给父母做一顿饭”活动,学生们摘菜、洗菜、烧饭、清扫,经历家务劳动的全过程,简单的劳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关心、懂得了感恩,感受到父母的辛劳。

家务劳动是宝应县将劳动教育延伸至校外的一个缩影。宝应县教育局初教科科长沈怀军介绍说,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全县各中小学努力追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效果。如定期布置孩子们完成拖地、摘菜、叠衣服、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让他们在做家务中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各校还组织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参加敬老院送温暖、清洁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体会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

综合育人,实践基地“遍地开花”

穿上雨靴,肩背鱼篓,三五个小朋友跳入水中开始捉鱼。在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幼儿园户外游戏区,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十多分钟的时间,小朋友们的鱼篓里已收获满满,在老师的讲解下,小朋友们对鱼的种类也有了一定认知。该园负责劳动教育的教师刘爽介绍说,曹甸幼儿园以课程游戏化为突破口,把劳动教育转化为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这些充满未知、需要探索的劳动活动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4年前,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打造“荷香百草园”劳动实践基地,每个年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校长沈宗剑告诉记者,学生们在百草园里种花、种菜,认识农作物、记录农作物生长。学校还开展劳动实践和科技创新制作活动,为学生创建劳动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多年来,该校在扬州市小学生核心素养展示活动中都获得好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乡村学校还是城区学校,宝应县几乎每所学校都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该县教育局中教科科长姜玲说,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他们制订《宝应县中小学校关于做好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各校因地制宜开辟劳动实践园,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如今,不少学校的果园、农场让学生们在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同时,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喜悦。

注重评价,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宝应县实验初中结合实际开设了乱针刺绣、烹饪、园(陶)艺、面点制作、运河水质保护等劳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树立集体意识。校长沈寿鸿认为,劳动教育不仅要有校本课程,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因此,该校每年都会表彰一批在劳动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授予其“实中小面包师”“实中好绣姑”“实中劳动小能手”等荣誉称号,让孩子们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记者了解到,为了引领各校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宝应县教育局将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加强劳动基地建设等内容纳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同时将小学生穿衣、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劳动习惯养成教育项目纳入小学生核心素养展示评比内容,促进学生劳动自理能力的培养。

此外,该县教育局对在劳动技能竞赛、科技发明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各校不断优化劳动教育方式,推进劳动创新、劳动成才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