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以生为本出实招 持续改进提质量
■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柏森
疫情防控期间,扬州大学坚持“学生为本、服务为重、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就业指导服务方针,因事而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精准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因事而谋,持续改进就业工作机制 近年来,学校坚持将就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将就业工作纳入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强化顶层设计、部署、督查与考核。学校将就业创业纳入学校年度十件大事,并将2020年确定为“就业质量提升年”。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党务工作例会频频部署,校级层面大会小会必提就业、学院层面党政协同必抓就业。
因时而进,持续改进就业服务机制 作为全省高校就业状况布点监测的试点高校,学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构建“互联网+就业”模式,持续改
进标准化、精准化就业服务。通过毕业生就业思想“月调研”、就业状况“半月报”、就业数据“周预警”、信息上报“日日清”,研判就业趋势,加大反馈,强化指导,推动就业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到人”。在疫情期间线下招聘会停办的情况下,学校迅速启动了24小时不断线的线上招聘活动。学校还创新打造“云课堂”,上线“职业发展教育”“达职”“云梯”等职业教育与训练平台,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就业指导专栏。
因势而新,持续改进就业工作流程 疫情期间,学校根据ISO9001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和要求,建立了网络招聘会、线上就业咨询等标准化在线服务流程。在省招就中心的支持下,学校智慧就业平台在已有简历投递功能
的基础上,迅速建立开辟了网上签约、企业宣讲、在线面试、“不见面审批”等线上“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学生不跑腿,信息来跑路”的场景应用不断出现。
因事而化,持续改进就业支持体系 学校切实开展就业帮扶、强化就业工作人员能力培养,确保就业支持“不断线”、毕业生“早就业”。学校强化毕业生“云帮扶”,针对湖北籍毕业生,开展“一人一策”的线上生涯发展指导服务,确保湖北籍毕业生实现离校前就业率远高于学校水平;针对特殊群体,在线上“一对一”“一帮一”就业指导的基础上,精准开展线上就业培训、岗位推荐、经济资助、心理援助等,给予有效的干预和帮助。截至目前,学校共向458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6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