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师专业发展纪实

阅读展示

真爱课堂

明德讲堂

班级博客

■本报通讯员 俞永军熊昕张金玉

重视阅读,在阅读中积淀

前不久,首批“南京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评审结果揭晓,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下简称“一中明发”)名列其中,成为南京江北新区唯一入围的初中学校。自2008年秋建成以来,这所地处扬子江畔,毗邻南京长江大桥的年轻学校始终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校本课程培训计划、系统的教师成长培养方案,通过真爱课堂、明德讲堂、教师沙龙等,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我的舞台,促进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今年是我进校工作的第3年,每年,我都参加赛课。虽然准备的过程极其辛苦,压力很大,但硬着头皮闯过去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并且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青年教师方颖说。

如今,这样的赛课活动在一中明发已成为常态。通过赛前准备、赛中展示、名师点评,教师们更加注重课堂内外的延伸与链接,更加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反思,不断提高内省能力,努力践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实践化”的要求,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

词》《唐诗素描》等10余本书籍,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堂堂唐诗的视听盛宴。“作为教师,无论什么时候,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都不能放松。”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何春玲的话,道出了一中明发绝大多数教师的真实想法。

正是在这样的书香校园中,一中明发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在江北新区教师读写大赛中,该校共有9人分获特等奖及一、二等奖;不少教师的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专业。教师要多读书,沉浸其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专业发展会大大‘提速’。”檀时俊说。

重视研修,在研修中傅彩

重视赛课,在赛课中蜕变

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主要手段。为此,一中明发搭建多个研修平台,鼓励教师在自我展示中提升,在同伴互助中发展,在专家引领下完善。

起初,学校的研修一直是“两条腿走路”:请进来,走出去。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该校也在不断探索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机制、新模式。“我们开办了‘明德讲堂’,构建以骨干教师为示范引领、成熟教

师为中坚支撑、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工作新格局,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避免研修形式化和片面化。”该校教务处主任金璐说。每期“明德讲堂”,学校都会安排3~4名教师根据自身喜好和特长作主题演讲,针对中学课堂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校本课程建设及实施、班级管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交流,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研修活动是否有效,关键是能否发现适合研讨的教学问题。为此,学校狠抓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发现并提出真正的教育教学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具化、细化,通过讨论交流,碰撞升华,探索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学校还提倡教师做好个人反思。“如果说研讨是风,那么研讨后的个人反思就是帆,只有扬起云帆的航船,才能在风的助力下出海远航。”一中明发校长程根宝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方。

学校要求每一个班主任开通班级博客,记录自己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足迹,每周撰写一份教育心得,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几年来,全校教师已开通博客85个,上传文章8000余篇。不少文章被家长、学生

和同事点赞、评论或转发。“这不仅增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也有助于班主任相互切磋、相互借鉴、群策群力。”一中明发副校长贺飞介绍说。

该校也要求每一个教师撰写教学日志,重点反思自身教学状况、授课方式和技能、学生学习状况等,以此培育职业精神,生成教育智慧,促进专业成长。“初登讲台,我暴露出的问题还是挺多的,毕竟没有经验。一开始,我很沮丧。后来,在师傅的安慰和鼓励下,我认真总结,坚持每天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记录。渐渐地,我感觉站在讲台上更加从容自如了,这几天还被师傅和师姐夸奖有进步,感到挺开心的。”新教师梁静说。

秉持“一所好学校必有一群好老师”的理念,一中明发锐意进取,锻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十佳名校”“南京市德育示范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十余年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潮涌长江两岸阔,敢为人先再扬帆。展望未来,檀时俊满怀豪情地说:“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会停下脚步,而是整装再出发,不断踏上新的征程。”

“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形成教育智慧。”谈及阅读的重要性,一中明发党支部书记檀时俊这样说。

每年年初,该校教务部门都会准备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类书籍,供教师阅读;年底,通过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明德讲堂汇报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让教师们交流读书体会。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广闻博览,以此满足学生的期盼,响应课堂的呼唤。

以刚刚过去的这个超长假期为例,学校很多教师在网上授课的同时,不忘给自己“充电”。朱丽丽是一名入职不久的新教师,在上学期的工作实践中,她对如何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心存困惑。这个假期,她阅读了40余篇名师教学设计,并观摩名师课堂,记录了满满一大本笔记,对新学期的课堂教学充满了信心。德育处主任李中强负责毕业班语文教学,为了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有效备考,他广泛阅读报刊,搜集了大量抗疫素材,将其整理成册,分享给学生和同组教师,受到了一致好评。檀艳老师为了上好“走进诗性王国”唐诗校本研修课,利用假期认真阅读了《唐诗百话》《唐诗鉴赏辞典》《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

“刘老师在课堂上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调控学情,能够比较娴熟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值得称道的。只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更加紧扣课标,做到简明准确,不宜多、繁、杂、乱。”一中明发第三届校青年教师(文科组)赛课现场,受邀担任评委的江苏省特级教师黄侃在评课环节如是点评刘珏老师的课。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径,一中明发每学年都会组织开展市区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以及40周岁以下教师“真爱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并邀请省、市级名师担任评委,把脉问诊。“以‘真爱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为例,我们要求每一个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切实融入‘仰大爱,求至真’的校训,真交流,真演示,真训练;有目标,有计划,有实践。我们认为,这样的真课堂,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一中明发副校长刘长珍说。

这样的赛课活动,为所有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