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的相遇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阅读,美的相遇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阅读,美的相遇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曾建洪

我一直坚信:持之以恒的阅读,是与最美景致的一次次相遇。读完常生龙《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后,我更加明白:如果教育是人与书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那么,阅读就是与创造、与生活、与社会、与支点、与未来相遇,是连接彼此美的相遇。

与创造相遇。作为阅读的受益者和过来人,常生龙在该书的第一辑中,就为读者精选了一组有关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创造性成果类书籍,如《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11法》等,这些书籍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教师价值的探索、对教学技艺的研讨,无不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无不说明教学即创造,创造赋予课堂生命,创造型教师才是改变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要成为一名创造型教师,阅读是一盏明灯,可以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许多弯路。阅读一旦与创造相遇,总能让我们发现育人之美,在学中悟、在悟中探,在探中遇见和收获创造之美,收获幸福和成长。这也正是常生龙在第一辑中最想告诉大家的。

与生活相遇。阅读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当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面对“童年危机”的苗头,常生龙借《童年的消逝》一书提示我们:不让童年在信息化时代消逝,必先重新发现童年,尊重个性美,营造美的育人环境,努力践行美的教育;与不善讲故事的教育同仁相遇,常生龙借《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奇的改变》一书激励大家:要善于发现身边美的故事和故事的美,善于用故事、戏剧等方式将知识等内容呈现出来;与当前家校沟通现状相遇,常生龙则是借《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一书,提醒广大教师:要发挥好家校沟通的桥梁之美,寻求美的沟通方式或平台,营造美的沟通文化,努力实现家校合力之美……每每遇见实际中的教育问题或现象时,常生龙总能通过一次次与阅读邂逅找寻答案,这种与生活相遇的阅读,因回应、指导、服务生活而变得意义非凡。

与社会相遇。学校是孩子们的学校,更是孩子们的社会。今天的学校怎么样,将会影响孩子们对社会的评判和社会行为的选择等。那么,我们应如何找寻真正的起点,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怎样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教给他们有用的本领?学校该如何自我变革,办出教育特色,办出好学校?这些关乎孩子、关乎教育、关乎社会的问题,常生龙一直在努力地找寻和思考答案。他通过阅读《窗边的小豆豆》《面向个体的教育》《夏山学校》等优秀书籍,逐步为学校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答案。这种将孩子、学校、社会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与思考,因将孩子看成社会人,与人相遇,与社会相遇,往往能使我们的教育视野更加开阔,着眼更加长远,力量更加凝聚,与之对应的举措也会因走心而更加美好。

与支点相遇。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会误入歧途的,唯有对科学理论这一教师成长的支点进行研读,才是真正唤醒我们内心的阅读,也才能真正唤醒甚至发现和重建我们的精神世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要读的第一类书便是哲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著作。在工作之余,常生龙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阅读,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教育的目的》《童年的秘密》《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名著常置于案头。正是基于此,常生龙希望广大教育人能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多汲取营养,抓住这一专业发展的关键,着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了解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做一名有思想的育人者。

与未来相遇。方向凝聚力量,阅读总要关注前沿,展望未来。常生龙通过前沿阅读,利用《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等,深入了解诸如美国专家构建高效教育体制的探索和研究,自主、多元、平等的芬兰教育路径经验,互联网时代教育方式变革的探索等,为读者打开了智慧之门。这些关于教育未来的创造性思考和实践,无不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助推教育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的过程就是遇见、发现并创造美的过程,更是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阅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