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健康扶贫”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和附属医院优势,以医疗援疆、建疆、稳疆为目标,创造性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让克州医疗旧貌换新颜——
■本报记者 任素梅通讯员蔡心轶
“我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医院!”在新疆克州人民医院,88岁的坎吉库力·哈那依接受完免费体检后激动地说。相比过去,如今的克州人民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当地百姓生病了,但凡有条件都会去喀什或乌鲁木齐治疗;如今,就连做冠脉造影、放心脏支架这样的大手术,也会选择克州人民医院。这些都得益于来到家门口的江苏名医。
从2016年起,南京医科大学以建设附属克州人民医院为纽带,定点帮扶克州卫生事业发展,开创“院包科”“师带徒”人才援助模式,改善医院组织管理,开展“润心计划”等品牌项目,将克州人民医院建成教科研一体的高水平三甲医院,获得当地百姓赞誉。在2019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的“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中,该校《医疗援疆暖民心茉莉花香满克州》项目是江苏高校唯一入选项目。
扶贫要扶“准”——强内涵,改进医院管理
克州地处祖国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医学教育、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相对落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示要求,
南京医科大学及其各附属医院积极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2016年,该校派出15名骨干组成援建克州医疗队,2020年派出9人。
2016年,时任南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丁强来到克州人民医院任院长,成为当地医院事业发展的“火车头”。上任伊始,丁强就如何将内地医院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移植”到克州人民医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克州人民医院工作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
“精准扶贫,关键在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丁强表示。根据克州当地需求,南医大多家附属三甲医院以“院包科”形式结对帮扶克州人民医院16个科室,即所有援疆医疗人才均在相关科室担任科室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管理,以教带学、教学相长,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了解、增长新知。
在“院包科”模式带动下,克州人民医院逐渐补齐短板,在医疗技能、基础建设、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实现了跃升。同时,援疆医疗队以“常见病多发病就地解决”为目标,集中力量打造符合克州人民医院实际的新科室、重点科室和特色科室,并采用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填补自治区和各地医疗技术空白。
除了医技的提高,克州人民医院的管理也上了新台阶。援助期间,南医大援疆医疗队建立健全克州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执业行为;同时,加强内部考核,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让干事的有成就、不干事的有危机,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
在南医大及其附属医院的支持下,克州人民医院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以2018年为例,该院门诊工作量同比增长17%,住院工作量同比增长65%,手术工作量同比增长44%,床位使用率达121%,业务收入完成预算114%。
扶贫要扶“续”——重长远,建设人才梯队
“援疆医生对我们的指导可以说是毫无保留。”许天宝2010年本科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如今已是克州人民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他先后拜南医大4位名医为师,还曾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学习了3个月,如今已能独立开展各类心脏介入手术。对此,许天宝满怀感激。
人才一直是制约克州人民医院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南医大坚持把援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该校援疆医疗队按照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思路,师带徒、传帮带,累计结对徒弟150余人,传授新技术、新项目65项,共同申报科研课题60余项,SCI论文实现零的突破,南医大“励建安院士工作站”也落户南疆。
2018年,南医大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李全朋博士来到克州人民医院担任消化科主任,短短一年时间,就带领消化科医护人员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今年4月,李全朋作为“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再次抵达克州,此次他被任命为克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科学科带头人,持续带动克州人民医院消化科发展。
自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以来,江苏8家省管医院与克州人民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南医大援疆医疗队协调江苏相关医院,邀请当地知名专家来克州开展送学上门、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带教等活动121次,选派克州130余名医疗专业人员到江苏有关单位学习;31名学员被南医大研究生研修班录取,学校高水平师资定期赴疆授课。在南医大医疗专家的帮助下,克州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卡德尔江·木沙的专业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已主刀完成18台心脏手术。在该院,和卡德尔江一样得到援疆专家手把手帮带并能独立开展工作的医生还有30多人。
从“骑车带人”到“教人骑车”,南医大援疆医疗队加快培养当地一批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临床医疗技术骨干,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医疗团队,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如今,丁强已走完3年援疆路,他说:“援疆不仅要给当地患者看病,更要培养当地医疗卫生人才,这样克州百姓才能持久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扶贫要扶“心”——献真情,坚持服务惠民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病能被治好,这多亏了江苏的大夫啊!”多年来,克州说唱艺人多来提·卡热经常会气喘吁吁、嘴唇发紫,直到有一次摔下马后被送至克州人民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也因此成了南医大援疆医疗项目“润心计划”的受益者。南医大医疗专家为她的3个心脏瓣膜进行了置换,让她成功摆脱了病痛。
克州地处帕米尔高原,先天性心脏病是当地高发病症之一。对此,南医大援疆医疗队在克州人民医院重点推出“润心计划”项目,为心脏病患者在当地开展手术。截至目前,“润心计划”已成功为200多个家庭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是江苏的专家救了我的孩子。”凯丽·比努尔的母亲紧握着南医大援疆医生的手说。22岁的凯丽患有心内膜炎,同时并发多脏器衰竭,南医大医疗专家的两次救治让她重获新生,50万元的医疗费用大部分也由援疆资金垫付。
自援疆以来,南医大援疆医疗队到边远乡村、边远牧区、边防哨所开展“江苏医疗大巴扎”“春蕾行动”“关爱母亲行动”等义诊活动40余次,累计义诊13200多人、咨询2万余人、发放宣传材料4万余份,免费送药价值20余万元。该校第二附属医院连续4年开展“心佑工程—新疆行”项目,共筛查1万多名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治确诊患儿超过200名。
在克州人民医院东院,3栋新大楼建设顺利推进。作为江苏援疆的重点工程之一,这里将很快成为“克州医养结合健康扶贫养老中心”。来自南医大的援疆医生李勇强说,依托这一江苏援建的民生工程,克州人民有望在家门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一个个援疆项目,是连接援受两地的一条条纽带。近年来,南医大援疆医疗队在克州人民医院新建“健康管理中心”,组织全民健康体检,为全州8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完成健康体检3万余人次;建设柯尔克孜民族医药研究院,通过发掘整理柯医、柯药文献资料,继承、创新柯尔克孜民族医药文化;组织江苏医疗卫生领域老专家实施“银发援疆”项目,服务克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今年4月,南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宋宁宏接过丁强的援疆“接力棒”,成为克州人民医院院长,开启新一轮的援疆工作。他说:“未来,克州人民医院将在‘医、教、研、稳’中心工作的基础上,侧重打造‘智慧医疗’‘人文特色’,让‘幸福克州’在克州人民医院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