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教研讲究一个“真”字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教学与教研讲究一个“真”字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钱德春

教育是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教育需要引发、启迪,教育更需要求真。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就是讲究一个“真”字,教真知识、讲真道理、做真学问,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应然使命。然而,一些现象却与教育的初衷相悖。

现象一:一次公开课上,教师提了一个简单问题,一位优秀的学生居然答错了,教师颇感意外。课后在与学生交流中,该学生说:“我想让老师的公开课更加精彩,故意答错的。”学生的一番话让在场的同行惊讶、尴尬。

现象二:当下,数字化教育方兴未艾,微课、智慧课堂等大数据教育技术扑面而来,颇具教育革命的态势。许多所谓的智慧课堂成了平板电脑班的代名词。课堂上,教师发题、学生答题都在平板电脑上完成,学生答题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各种图表应有尽有,哪些学生答错了、错误率是多少、哪些题错误率较高,一目了然。

现象三:一位教师在课题论证时阐述——为了解数学问题情境的适切性,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个数学情境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

……

你或许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可这偏偏是笔者的亲身经历。笔者不禁要问:这还是教育吗?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技术?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育科研应该是什么样态?

笔者认为:教学与教研需要讲究一个“真”字!“真”字的繁写为“眞”,“匕”表示变化,“目”代表眼睛,“乚”是隐藏的意思,下面的“八”指乘载的工具。本意指用敏锐的目光、借助一切工具,洞察、捕捉隐藏的、变化无常的东西。“真”即事物“本来的面貌”,“与事实相符”。

陶行知先生早就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教育人共勉。一个“真”字道明了教育最本质的属性,那就是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谈到课堂如何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时,强调了两个“真”:一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二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现实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了吗?

“现象一”中,公开课上学生的精力没有放在思考问题本身,而是察言观色,揣摩教师需要“我”说什么,以配合教师的“表演”。或许这并非教者的本意,或许这只是个别现象。然而,这种现象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令人深思:我们的课堂到底怎么了?

所谓的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教与学过程中的“真”、教学效果的“真”。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操作、观察、阅读、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成功,也有疑惑;有喜悦,也有烦恼。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过程或许是曲折的、漫长的、不经意的,但一定是真实的、实在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心理健康、情智发展、遵守规则、特长显明、个性张扬。

“现象二”中,所谓的教育技术真有那么神奇吗?我看未必。笔者并非反技术派。应该说,教育技术在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海量内容的选择性、场景演示的动态性、使用时空的开放性、学习评价的智能性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提倡教育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将教育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要用“真”技术,实现“真”融合,即“适合”“实用”,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就课堂而言,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学习状态如何、哪些学生可能有什么疑惑、出现什么情况、要重点关注什么,通过课堂观察应该了如指掌,还用得着“大数据”统计吗?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思维碰撞的过程,那种将师生关系变成“人→机器→人”之间不断转换与传输的过程,还是真正的教育吗?

在“现象三”中,课堂上学生对情境的反应如何,教师一定会从学生的表情和思维中感受到,还用得着做问卷调查吗?是把课停下来做问卷调查吗?那教与学的连贯性被打断、协调性被打乱,有限的45分钟内除了填问卷还能做什么?于是笔者作大胆猜测:如此写报告,要么是为课题故意而为,要么是闭门造车,人为编造,这样的研究还是真研究吗?

教科研的目的是以理论为支撑,透过教育教学现象,追寻真相、探求真理,验证假设、发现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教科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讲究真凭实据,让事实说话;需要调查统计,让数据说话。但课堂上提出问题情境,再做统计,显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也不是真实的数据。因此,这样的研究不是真研究,对教育教学毫无指导价值。

“真”教学与“真”教研,不是墨守成规,反对改革;不是怀念“一张嘴和一支粉笔”的旧式课堂;不是固执己见,反对教育科研。相反,我们的教育、教学恰恰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需要研究新现象、解决新问题;需要进行课堂变革与创新。但所有的改革创新、教育研究都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

一句话,教学与教研就要讲究一个“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