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另类”作业
五一节前最后一节班会课,我刚走进教室,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询问小长假作业。我笑呵呵地说:“劳动节,就到田地间去写作业吧!”大家听了一愣。当我具体说明了作业内容后,教室里轰地一下闹开了。
学生并不知道,这是我早有“预谋”的一次策划。记得那一年,我接手一个初一班级,一个学期过去,学生的文化成绩无须操心,但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却让我连连叹息:体育课上,常有学生怕热到树阴下纳凉;开运动会时,班级里没人能跑完1500米;遇到学校安排清理下水道,学生们更是叫苦连天……我知道,这一代在幸福中泡大的孩子,又一头扎入书山题海之中,既缺乏体育锻炼,更缺少劳动的体验,身上难免具有骄娇二气。后来我有意识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并不断创新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五一小长假之前,同事们纷纷开始忙着布置文化科目的作业。想到学生缺乏劳动锻炼的“短板”,我不由灵机一动,既然学生厌倦文化科目的作业,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机,让他们下地劳动,感受一下劳动的苦乐,也调节一下学习状态呢?
于是,我不再按部就班地布置常规作业,而是向学生提出,假日天天随父母或亲友下田劳动,并录制小视频印证。学生们意外之余兴奋不已。为了确保体验效果,我在家长qq群里详细说明了作业目的,动员家长积极督促。家长们纷纷叫好,并出谋划策。
小长假结束后,学生们兴奋地返回了校园,也交来作业视频,只见有的学生在闷热的大棚里与父母摘西红柿,小脸热得像个红苹果;有的学生随父母在甘蔗地里锄草,亮出的两只小手,有血泡还有一道道伤痕;有的学生与父亲在砖窑搬砖,满身灰尘,汗水直冒……一一翻看着小视频,我仿佛也感到阳光热辣辣、汗水味呛鼻,心里却阵阵欢喜,这正是生活的真实模样,也是我想给学生的滋味!
在总结会上,我请学生谈谈劳动感言,大家争先恐后。有的说:“一直觉得读书又苦又累。其实,劳动也一样,挺苦挺累的!”有的说:“爸爸跟我说,现在农业种植已开始现代化,过去都是人工劳动,比现在累多了。”还有的说:“我家去年建起的一幢小楼,就是靠父母从田里刨出来的,真的来之不易!”学生们的心声,稚嫩而朴实,但情感真挚、感悟深刻。我的心里满是感动和欣慰。
生活中,劳动实践是孩子们的“短板”,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今后,我会更加注重捕捉教育时机,尽可能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既锻炼他们的体能,更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是走向幸福的通道,也是一生的必修课!